面对严峻的抗洪抢险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衡东县一批有担当、肯奉献的企业挺身而出,尽己所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机械等方面优势,与县委、县政府并肩作战,确保了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在我市开创政企合作抢险救灾的新模式——
7月14日晚23点14分,夜色已浓,衡东县新塘镇龙头村堤坝上一场紧张的抢险工作却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群抢险的“主力军”由衡东县的两家知名企业——湖南机油泵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恒建公司的12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组成。
利用专业技术成功测探到涵管位置、熟练快速地安装架设钢管架,井然有序地传递沙包……不到凌晨一点,在现场人员的欢呼与掌声中,这处洪水倒灌的重大隐患被成功排险。
这是衡东县在我市开创政企合作抢险救灾新模式的生动场景。面对近30年罕见的强降雨,衡东县委、县政府在第二轮暴雨再度席卷的灾重人乏的危急关头,创新工作思路,号召一批有担当、肯奉献的企业挺身而出,与县委、县政府并肩作战,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机械等方面优势,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用责任与担当筑牢一道道“钢铁之堤”。
灾情全线告急
——20余家爱心企业挺身而出
自7月7日起,衡东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在两轮暴雨的持续袭击下,衡东县36万多人受灾,受灾农田15482公顷,紧急转移人员众多。同时,全县境内出现5处河堤漫堤缺口,284处水利设施被损毁。第一轮抗洪过程中,县乡村三级干部会同大批武警消防官兵、近万名群众夜以继日投入抗洪抢险。7月12日起,新一轮强降雨再度来袭,多处河堤出现漫堤缺口,呈现灾重人乏的严峻形势,抢险前线极为吃紧,急需增派救援人员和设备。
无情的洪灾考验着地方决策者。在人手不足的危重关头,衡东县委书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吴伟生,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徐志毅等县委、政府领导临危不乱,冷静会商研判,一个新的抗洪救灾思路形成——
发动全县干部群众、部队官兵等传统救援力量的同时,向全社会发出抗洪抢险倡议,号召衡东县各行业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抗洪一线抢险救援,让他们发挥各自优势,为抗洪抢险提供新生力量和重要保障。
危难时刻见真情,关键时刻显担当。衡东县的爱心企业纷纷响应,紧急驰援——
“您看我们需要准备哪些设备?需要多少人员?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不完成任务,决不撤回!”自7月12日起,衡东县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刘晓红办公室的手机和电话声此起彼伏,全是来自当地爱心企业打来的“请战电话”。
“企业主动驰援一线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对企业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刘晓红很是感动。仅一天时间,就有20余家大型企业踊跃参与,并表示将尽己所能出人出钱出设备,全力以赴配合政府打赢抗洪抢险攻坚战。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工人50人、湖南启辉建筑有限公司装载机1台、货车4台……记者采访时发现,在衡东县应急管理局的社会力量登记册上,密密麻麻记录了20余家企业的人员、技术、设备情况。
“我们根据各乡镇具体的受灾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充分发挥企业专业人员和机械等方面优势,进行精准分配力量,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刘晓红介绍,至7月12日晚,该县20余家企业人员队伍、机械设备全部集结完毕,严阵以待准备赶赴抗洪前线进行支援。
企业“各显所长”
——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让抢险连战连捷
湖南恒建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自带6台挖机、推土机,150余名员工连续奋战10小时,用2万多个沙袋、万余平方彩布条,独自完成吴集镇杨梓坪100米河堤修复加固;湘东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了48人的抢险救援队,在完成新塘镇潭泊村的抢险任务后,又马不停蹄赶赴三樟镇柴山洲村鸭嘴港,参与修复受损河堤……
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调度下,该县20余家企业,各显所长,不计条件、不打折扣,调动施工设备和发挥专业技术特长,成功完成6处抢险,挺起企业责任担当的脊梁。
“企业的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让其抗洪抢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说,抗洪抢险中遭遇重大复杂险情,通常在积极自救的同时,请求部队与外地专业机构驰援,但往往会因不熟悉路线延误救援,同时还存在行政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当地企业熟悉县情县况,且具有救援所需的施工设备资源与专业技术能力,能又快又好地展开救援,自主性、专业性与创新性都很强。
在此次抗洪抢险工作中,湖南恒建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湘东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启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房地产企业,发挥在建筑施工领域的专业特长,统筹安排企业救援力量分布,采取开挖渠道、疏通河道、设立防洪坝等措施,及时化解洣水吴集镇杨梓坪、洣水新塘镇潭泊段等多处险情,让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政企同心“合唱”
——开创政企合作抢险救灾新模式
为什么愿意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全力以赴冲在抗险一线?“没有政府和群众为我们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没有企业今天快速的发展!”湖南恒建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永健表示,“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是企业责任的担当与情怀的坚守!”
近年来,衡东县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不景气,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衡东县委、县政府没有当旁观者,而是大力实施“民营强县”战略,科学搭实帮扶平台、服务平台、创新平台三大平台,通过实施“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等政策,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促进全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衡东部分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下,中山衡东商会、长沙衡东商会、深圳壹基金、衡东阳光爱心联盟、衡东青年家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各类商会捐款捐物,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汇聚成了一股抗洪抢险的磅礴力量。
“这是一次政企合作抢险救灾的有益尝试!”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表示,未来该县将一步整合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凸显他们在抗险救灾中的作用,让他们发挥优势,各显所长,凝聚抗险救灾的最大合力,为广大群众筑牢生命财产安全之堤。(来源:衡阳日报 文/谭晓波 周健)
来源:衡阳日报
编辑:梁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