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好农村路丨衡东:一条公路串点成线,打开乡村幸福门

文/图 记者雷昕

图片1.png

从泉南高速高湖收费站下高速,20分钟内即可达到罗荣桓元帅故居,沿途还有洣江生态观光园、锡岩仙洞等景点。这既是一条满足衡东经济发展、群众出行需求的农村公路,也是一条连贯景点、形成全域旅游交通圈的旅游公路。

图片2.png

2017年前,这些连接景点的农村公路等级都比较低,路面窄,安防设施也不完善,车辆通行困难,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沿线乡镇的村民只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湖南省洣江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钦敏对此感受颇深。洣江生态观光园建成于2016年10月,单钦敏对开业当天的景象记忆犹新:几千人来游玩,路况不好,游客从高湖收费站一直堵到观光园门口。“我很担心,观光园里环境搞得再好,道路不畅、外部环境不好,乡村旅游、农业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图片3.png

2019年底,罗荣桓故居通景公路开始动工,今年6月完工,全长19.7公里。公路提档升级后,来洣江观光园的游客成倍增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推销自产的农副土特产。单钦敏说,今年六一,主路面已经通车,下了高速10分钟之内就能到观光园,日均接待游客6000人左右,路面畅通,没有引起拥堵。项目完工通车后,还将衡东主要景点连接贯通,形成全域旅游交通圈,实现路与景的完美融合,大幅提升衡东县红色旅游公路、乡村旅游公路品牌形象,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衡东县还把改善贫困乡村道路通行条件作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重点,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力度,让贫困村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南湾乡江东村是衡东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楠竹面积29000亩。过去村里没有通水泥路,村民上山砍楠竹,靠肩挑背扛到离村8公里远的杨林镇出售,收入微薄。修通了4.1公里的通村公路,并接通了村外的主干道后,村里利用丰富的楠竹资源办了三家竹木加工厂,年产值达140万元,利润70万元,6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图片4.png

近年来,衡东县以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旅游公路+农村公路”的定位,先后实施和完成罗荣桓故居通景公路、X129线白莲荷花园景区公路、XZ84线湘江南温泉公路、洣水湿地公园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大幅提升了公路等级,破解了乡村旅游交通难题。2017年以来,衡东县以“四好农村路”为标准,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路加宽603.2公里,通自然村公路281.2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66.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2座,建设乡村旅游公路3条共计43.9公里,为乡村振兴路、脱贫致富路、全面小康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雷昕

编辑:王敏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