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湖四海皆兄弟 共同助力“国际张”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周鹏程 张家界报道

在张家界航校方舱新冠核酸检测点中,有这么一队核酸检测人员,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医院,却因为“缘分”相聚在一起,是迪安公司“雷迪号”方舱实验室常驻队伍之一,已经为张家界的一线抗疫工作奋战了20余天。

队长:

田巍,张家界慈利县人,地地道道的土家族,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检验科秘书,他对新冠核酸检测有着颇为丰富的经验,不仅在去年1月疫情期间主动申请参与本院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也多次跟随湖南省新冠核酸检测队参与一线抗疫。这次他又跟随衡阳市核酸检测队支援张家界,在方舱实验室主要负责物资清点、储备,仪器的定位、调试,生物安全和操作流程的培训以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此外,他还带队进舱做新冠核酸检测,对于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早已习以为常。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有重活累活都往自己肩上扛,从新冠检测标本前处理到最终的结果发布,每一个环节他都会严格要求队员。他多次强调:“此次支援张家界非比寻常,请各位队员一定要遵守生物安全条例,必须做好最严格的三级防护,在充分保证人员安全和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检测速度和工作效率!”

队员:

甘甜,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业务骨干,从事新冠核酸检测工作近2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到达张家界后,她自信地说:“因为被需要,所以更勇敢。我们众志成城,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相信风雨过后定能看见彩虹,赢得这场抗疫的胜利。”同样身为党员的她进舱工作勇于担当,乐观面对一切困难,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十分重视生物安全,穿着防护服持续工作多个小时后,任凭全身衣服湿透也要坚持把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做到位。

曹婷,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业务骨干,从事新冠核酸检测工作近1年,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平时文静腼腆的她,进入方舱实验室做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舱内空间“狭小”,她那“瘦瘦”的小身板儿也能如疾风一般窜来窜去,迅速到达自己的操作位置。对于检测的每一步操作都熟记于心,再大的工作量也能轻松对付。她感慨道:“闻风而动,脚步匆匆,紧急支援张家界是我的义务。愿破晓的曙光驱散阴霾,愿短暂的冷清换来久安。天总会亮,疫情总会过去。”

李明苗,绥宁县人民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矮胖却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是这个方舱实验室年龄最大的队员,平时说话幽默,做事勤快、严谨,主要负责舱内一区和三区的工作,别的舱两个人的工作他一个人双肩挑,工作量再大也会不辞辛苦地完成本职工作。由于条件限制,爱好“来一口”的他忙起来把这个给戒了,队友们称他为“好大哥”。

兰支华,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他是一个努力进取、认真负责的苗族小伙,来到张家界后,快速适应方舱实验室环境,满怀热情的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建舱初期主动担当“体力活”,搬运防护物资、试剂和耗材等。对于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流程相当熟悉,进舱后积极配合队内工作,做事认认真真、勤勤恳恳,遇到挫折勇于面对,再苦再累没有半句怨言。

唐旭平,武冈市人民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骨干。来张家界之前,他勇敢地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支援张家界是职责所在,我的肩上扛起的是责任,所以我选择了无悔逆行。”来到张家界航校方舱新冠核酸检测点后,积极协助物资配备、安装仪器以及性能验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平时言语比较少,但进舱工作积极肯干,动作麻利,操作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

雷文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中心质量主管。这次来张家界也是受衡阳市卫健委委托担任衡阳支援队队长,负责支援队各种管理与协调工作,协调人员支援方舱核酸检测任务,还承担了方舱24小时全天样本签收,医疗物资管理,以及整个方舱点每日约400人的核酸采样工作。得悉“雷迪号”方舱实验室需要支援,他主动报名参与实验室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为尽快检测完标本,他经常长时间在舱内忙碌。当采访人员问起他累不累,他说:“医者仁心,无怨无悔,只为早日战胜疫情,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陈星,衡阳市中医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10年,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女生,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做起事来细心认真、果断干脆,此次在方舱实验室二区承担提取上机的工作,能够忍受长时间站立加取试剂。她耐心地说:“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护好自己,只有人员安全了才能有持续输出的战斗力。”

当然,与他们共同奋战的还有来自迪安公司的精锐力量,谢艳、黄军璋、张航、唐瑶、朱俊、江伟、刘珊、尚凤芝、代力、杨睿、刘新、曹洋、洪娟、余芸、梁秋梅、谢长林、刘光德……他们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来自于不同的城市,虽然年纪轻轻,做事风格却很老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勇于承担、毫无怨言、默默付出等等。

用“团队强才是真的强”这句话来形容这支队伍一点都不为过。他们当中有人从未踏入过张家界这片土地,也有人对“国际张”非常熟悉,但是不管以前如何来如何离开,这次他们用实际行动留下了不同寻常的足迹,我们应该为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牺牲小我的精神点赞。


来源:掌上张家界

编辑:李璐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