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021年对衡山科学城来说
是意义非凡、收获满满的一年
在2021即将画上圆满的句点之际
诚邀您一起回顾
那些振奋人心的画面
拼搏向上的瞬间
1、党建引领聚力发展
▲7月1日,衡山科学城党员干部职工参观衡阳党史馆,凝心聚力齐奋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衡山科学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将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机关和两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促发展!
2、创先争优再创佳绩
▲11月16日,全市产业推进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秦国文,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率市领导现场观摩省重点项目万魔声学。
积极融入区域中心化进程,以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荣获全市上半年“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工作C类单位第一,全年实现税收3.47亿元,亩均税收约29.41万元,高于全省“五好园区”亩均税收(14.15万元/亩)15.26万元/亩。1-11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同比增长329%(全年市定目标9.5%);固定资产投资14.67亿元,同比增长26.3%(全年市定目标14%)。六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五项增速或占比均位列全市园区第一。
3、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衡山科学城项目建设现场
对标“五制一平台”工作要求,按下项目开工建设“快进键”。全年实施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6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亿元,已完成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41.9%,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完成率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78.15%。
4、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5月15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与着陆器成功登陆火星
支持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激活创新资源、带动产业升级。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搭载着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团队研制的光纤陀螺惯导系统探秘火星、上海交大在中南地区唯一的5G领域功能复合材料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投入运营产品下线、国内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车队驶入主干道、首创全球无线内窥镜摄像系统、国内首台可移动智能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全省首家民营电磁兼容实验室,均来自衡山科学城。建成4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技术合同登记4.55亿元,R&D经费投入7500万元,申报各类专利80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数82项,近10个项目获中央、省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
5、扩大开放合作共赢
▲12月5日,市委书记秦国文率队赴深圳市考察深圳科技工业园、万魔声学集团等重点合作企业。
在“强开放”进程中找准位置,积极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布局,抢占发展先机,加强与深圳科技园等平台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成果、扩大开放力度、激活发展机制,以优质的服务、灵活的政策,更好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加深同万魔声学集团的合作,加强协同联动,全力支持万魔声学集团将产业链做长做强做优,并保持行业前沿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6、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12月6日,衡阳市招商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市委书记秦国文出席并见证签约,衡山科学城管委会主任谭建华代表衡山科学城签约项目6个,引进企业12家,总投资20亿元以上。
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借助深圳科技园、集商网等平台,瞄准龙头企业及产业链核心企业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式招商。全年共引进项目26个,总投资26.1亿元,蘑菇车联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产业园、低碳智能制造产业园、声学智造群、富领智造科技总部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户。科创中心及数字经济产业总部基地、中欧新能源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深入洽谈。
7、招才引智活力迸发
▲5月27日,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普奥云洲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基带领团队以“UP”模式落户衡山科学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出席落户签约仪式。
探索“企业需求引导+人才支撑+政府项目支持”引才机制,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模式,累计运用“UP”模式引进落地酷哇机器人、蘑菇车联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个,柔性引进省“5个100”科技创新人才21位,均居全市首位。带来了光纤陀螺、通信材料、智能驾驶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市校企联合引进的博士获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高层高度认可。
8、校地合作成效显著
▲7月30日,市委书记秦国文在上海交大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调研校地合作情况
推动产学研用平台一体化中率先探索、先试先行,加快前沿科技成果在衡转化,努力打造高校服务社会、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典范。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获评我市第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大衡阳5G 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支持,揭榜“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南省2022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12月,与南华大学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团队。
9、产业升级原地倍增
▲5月21日,万魔声学(湖南)公司第600万套产品正式下线
围绕“一主一特一优”产业定位,持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效应初显,万魔声学、大井电源、华庆科技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72%、175%、91%,原地倍增成效明显。
10、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精心锻造“科创者的城,企业家的家”
发扬“四到”服务精神,实行班子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制定发放《园区企业办事指南》,推行首办责任制,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快。行政审批时间缩减30%以上,率先推行融资风险补偿合作机制,为企业融资担保贷款12000万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代办各类证照100余件。建有企业员工住宅5栋,入住员工达1500余人,生活区餐厅、超市、药店等生活配套完善,商务酒店正在建设之中。全面开展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精心锻造“科创者的城,企业家的家”。
回首2021
是衡山科学城硕果累累的一年
也是我们起步开局、统筹谋划、凝聚力量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展望2022
我们将继续与大家携手同行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为衡阳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而不懈奋斗!
来源:衡山科学城
作者:衡山科学城
编辑:宋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