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是第21个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旨在引导育龄人群和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医疗机构规范提供孕产期营养健康咨询、指导和于预服务,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膳食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什么是出生缺陷?《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定义为对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等方面异常的一种统称,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我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表明,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的结构畸形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唇裂、脑积水、马蹄内翻足。
如何预防出生缺陷?世卫组织(WHO)倡导,出生缺陷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第1道防线)
把好出生缺陷“种子土壤关”——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准爸爸和准妈妈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适龄生育,有计划地妊娠,减少意外妊娠,特别需要注意生育年龄和生育间隔。孕妇年龄超过35岁,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会上升。科学备孕,提前3~6个月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评估高危因素,接受优生咨询指导。针对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防控措施。要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预防病毒感染;控制慢性疾病,谨慎用药;避免接触高温、放射线以及毒害物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有不良孕产史的妇女尤其要做好再生育咨询。
二级预防(第2道防线)
把好出生缺陷孕期关——减少致死、致残、致愚缺陷儿的出生。
在孕早期,准妈妈要及时就诊并建档,接受孕期保健指导及相应产前检查,筛查危险因素。首次产检应接受艾梅乙筛查。孕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持体重适度增长。
孕中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准妈妈及时接受产前筛查:包括产前超声筛查+血清学产前筛查。超声筛查排查严重胎儿结构性畸形;血清学产前筛查(早期唐氏筛查+中期唐氏筛查及无创DNA(Plus)筛查)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必要时产前诊断(羊水穿刺),发现胎儿异常及时干预。孕晚期继续保健,严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三级预防(第3道防线)
把好出生缺陷儿成长关——对出生缺陷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儿童残疾,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及时接受52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听力障碍筛查(耳聋基因筛查)、致盲性眼病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促进先天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和减少儿童残疾。
0~6岁儿童应当定期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患病儿童应及时接受治疗康复,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先天残疾,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
做好三级预防,筑牢三道防线,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孕育健康生命。
预防出生缺陷给准妈妈的10个建议
●服用叶酸补充剂:准妈妈应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每天补服0.4毫克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接受婚检和孕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备孕,准备怀孕前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和指导。
●遗传咨询:有遗传家族史或不良孕产史,要进行遗传咨询,分析遗传病影响胎儿的几率。
●戒烟、避免二手烟:孕妇戒烟,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早产的几率都会降低。
●戒酒:酒精对胎儿智力产生一定影响,严重者可导致胎儿残疾。酒精影响受精卵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避免空气污染:家里要注意通风,保证空气流畅,尽量避免怀孕期间装修。
●合理膳食:进食多样化健康食物,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奶、鱼、禽、蔬菜、水果等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
●放松心情:压力过大可引起流产,早产甚至不孕。医生允许的话,孕妇可以通过瑜伽或其他运动放松心情。
●病毒检测:病毒感染会增加孕妇流产、早产的几率,同时还可能导致胎儿及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长期健康问题。
●谨慎用药:许多非处方药对孕妇和胎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患病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来源: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宋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