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最美志愿者”李奎: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在常宁,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人——54岁的李奎,他是正大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衡阳幸福物业)的一名普通员工。

走在街头,他或许只是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但在衡阳市中心血站的档案里,他却是一位用热血筑起生命防线的“守护者”。24年如一日,他累计献血61次,总量高达24400毫升,相当于将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更换了四五遍,这份坚持与奉献,令人动容。

配图1

▲李奎捐献成分血。

初心:从“衡阳女婿”到“热血先锋”

李奎,这位来自重庆的汉子,有着一段与衡阳紧密相连的缘分。1998年,他与常宁籍妻子相识相恋,由于父母早逝,2001年,他毅然随妻子回到常宁安家,从此成为了一名地道的“衡阳女婿”。

也正是在2001年,李奎第一次接触到无偿献血宣传。“当时听说血站血液紧缺,我心里就琢磨着,要不自己也试试。”回忆起初次献血的经历,李奎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献血前,工作人员为他免费做了血液检测,告诉他是B型血,而且血液很健康。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有能力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善意和青春的勇气。

在采血车上,医务人员温馨的感谢和关于献血益处的科普,让他原本残存的一丝紧张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这样,他成功完成了第一次400毫升血液的捐献。这次经历,让他坚信献血无损健康,更从此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四载的爱心征程。

对于长期坚持献血这件事,李奎总是谦虚地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大事,但每次收到血站发来‘您的血液经检验合格,已经用于临床’的短信时,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真的帮到了别人。”

如果说起初的献血是源于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自身健康的自信,那么让这份善行升华为坚定信念的,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相遇。

200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正在常宁开出租车的李奎,看到一对父女在路边焦急地拦车。女孩身患白血病,脸色苍白如纸,急需赶往医院输血,可许多车辆因为顾虑而不敢停靠。李奎没有丝毫犹豫,问明情况后,立即免费将他们送到了医院。

将女孩平安送达医院后,李奎得知治疗需要大量的血液,然而由于自己上一次献血的时间间隔未到,无法直接为女孩献血。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她那双渴望生存的眼神!”说起这段往事,李奎的声音依然有些动容。那份无能为力的遗憾,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也让他越发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从那以后,献血救人的信念在他心中变得坚不可摧。“既然无法为某一个人时刻准备着,那就为更多需要的人,时刻准备着。”李奎坚定地说。

从此,献血成了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安排。从最初的全血捐献到后来更为耗时的机采成分血,他每一个季度都会准时“赴约”。

配图2

▲李奎参加志愿服务。

延伸:从献血者到“全能义工”

他的坚持,早已超越了个人的范畴。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特意从深圳赶回常宁,不仅自己主动走上献血车献血,还在东风广场组织公益募捐活动。他自掏腰包万余元印刷爱心标贴,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在他的发动下,众多市民积极响应,爱心如同星星之火,在每个人身上传递开来。

李奎的爱心,也并未止步于献血这一件事。2008年,他加入了衡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更为广泛的公益之路。2013年正式回常宁定居后,他不仅定期前往衡阳捐献成分血,还积极投身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

2016年,他加入了常宁市义工协会,将大爱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公益领域。看望孤寡老人时,他会细心地为老人理发、包饺子,陪老人聊天解闷;高考期间,他会在考点维护秩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帮助;走访慰问贫困生时,他会深入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为他们送去温暖和鼓励。他还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共筹得助学款13万余元,解了许多寒门学子的燃眉之急。

一次走访贫困生的经历,让他与一个困难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看到那个家徒四壁的景象,李奎不禁流下了热泪。此后,他便不定时地给这个家庭送去钱物。当他第一次收到老人家托人带来的几个柚子时,他心中激荡的暖流,更加坚定了他将公益之路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在义工协会,所有人都亲切地叫他“奎哥”,他也连年被评为“爱心大使”和五星级义工。

二十多年的坚持,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三星奖、湖南省“最美志愿者”、衡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沉甸甸的奖牌和证书塞满了储物格,那一大叠献血证更是无声的丰碑,见证着他一路走来的爱心与奉献。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热血英雄”这个称呼时,这位朴实的汉子连连摆手:“这称不上英雄,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血能换取另一个生命的跳动,我很自豪。”

配图3

▲献血时,李奎脸上洋溢着自豪。

展望: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走下去

任何长期的坚持都会面临挑战,李奎的献血之路也不例外。他坦言,最早家人出于对他身体的担心,也曾反对过他献血。“我都是偷偷去的。”他笑着说,眼中却带着一丝调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他多年来身体依旧硬朗,精神饱满,家人也从最初的默认变成了默默地支持。

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下一代。女儿18岁的成人礼,没有选择索要礼物,而是选择了一次无偿献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宣告自己的成长与担当。

二十多年的献血生涯,也让李奎成为了义务宣传员。对于社会上“献血伤元气”“会传染疾病”等误解,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力回应:“我献了这么多年,身体还棒棒的!采血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耗材,根本不会传染疾病。”他鼓励年轻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适度献血不会损害身体,反而可能促进新陈代谢。这既是为社会作贡献,也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种肯定。”

从深圳到常宁,从青年到中年,24400毫升热血,无声地流淌进陌生的血管,点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李奎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挽起袖子的坚持。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李奎的回答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到规定的年龄上限。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用行动去温暖人心,温暖整个社会。”

来源:掌上衡阳

作者:朱嘉林

编辑:蒋楠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衡法在线
  • 法润衡阳
  • 教育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雁城警事
  • 红网小记者
  • 民政
  • 财经
  • 衡阳高新区
  • 文旅
  • 健康衡阳
  • 红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衡阳新闻
  • 头条
  • 书记
  • 市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