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说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赶上了最好的时候。不仅有着节能环保的大势所趋、更有着各国政府要禁售燃油车的长远规划,这样一来,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了不可阻挡的势头。可能,正是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不仅使个个传统制造企业摩拳擦掌,非要在这一领域干出些名堂;而且,更使各个新兴的企业也有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又一个的出现。一时间让造新能源汽车,似乎变成了家家都需要的香饽饽。这样的轻而易举,如果变成现实的话,可想而知,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将会是怎样一个景象,确实让人不能不产生忧虑!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其速度之快,甚至可以用难以想象来形容。这不仅是由于,制造企业上马的速度远超于普通燃油车企业的组建模式;而且,就连新车的问题与技术故障的呈现,也颇让人意想不到。别的不说,仅新能源汽车所出现的故障与投诉,就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多!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燃油车的故障率。如果按照常态的思维来看,这肯定与一些企业的草率上马与盲目制造有关。甚至,就连被世界公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也经常性的在安全带、座椅等简单的问题上事故频发,这不能不让消费者原本就有“里程忧虑”、“充电忧虑”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又增添了质量忧虑更大问题。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新能源发展快固然是好事,但发展如果快到舍去最关键性能与关键保障的时候,那么,这样的快速、也就真的会适得其反了。
在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似乎制造简单已经成了一大公认的现象。这样一来,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只需要会造新能源汽车,就可以无可顾及的大显身手!从过去低端电动车的难控制普及,就很能说明问题,而现在,如果对造新能源汽车不舍更高的准入标准、不考虑制造新能源车的出发点,很可能就会造成大波轰现象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如果任由市场作为杠杆进行优胜劣汰的话,最终只能是在损害了整体制造的同时、也会以牺牲消费者的安全利益来换取。毕竟,没有什么比汽车安全更加重要,所以,要放开新能源汽车的准入与制造,就必须意识到安全与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标准。
就新能源汽车的快节奏发展,互联网制造显然是最炙手可热的。这些年,从乐视制造的试水、到互联车企群雄并起,可以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这样的发展速度固然令人艳羡,但其背后所隐藏的技术薄弱与制造意识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不能够在相应的政策上加以制衡,甚至加以有效管控的话,由于互联网制造的收回成本需求难以想象,自然就会形成新能源汽车问题潮的涌现!甚至,如果政策不能为消费者把好最后一道安全关的话,恐怕没有哪家致力于发展中的车企,会将这一问题作为第一要务。所以,政府不仅要考虑节能环保,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需要为中国汽车制造的百年大计,把好新能源汽车的准入与平稳过渡这一关,这才是比什么都更为重要的。
现在,针对国外出现的禁燃油车问题,似乎,在国内表现的比国际更加急迫。一方面是互联网制造企业制造新能源车,甚至要弯道超越的架势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国际上在禁与不禁、限与不限的问题上颇为纠结,其目的就是转移落后产能方面未达成统一。所以,作为发展中的汽车大国,国内更需要谨慎对待这一问题才成。既不能为新能源而新能源,让一些唯利是图的制造钻了汽车发展的空子;更不能被外方牵着鼻子走,是自己的新制造仍无法翻身,这才是保障国内汽车科学、合理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新能源汽车质量来说,出现如此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在给新型制造企业敲响了警钟。作为汽车,说到底是代步工具,除了新技术需要不断地融入以外,最根本的还是安全问题和品质问题,这两大要素如果保障不了,说什么也是枉然。虽然,市场应该给新技术必要的宽容与失措空间,但这些宽容,只是存在于新技术的表现与新科技的运用层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性能与品质问题。而现在所出现的新能源汽车被投诉的问题,恰恰存在于最关键的环节,像电池寿命、车身、安全配置等等,这就构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忧虑症现象的出现。所以,越是在新生事物发展快捷的情况下,就应该越优先制定好相应的政策与规范,这才是新能源制造领域防患于未然的重中之重问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需要大力推进的时候,更应该未雨绸缪的做好各种“忧虑症”的防范工作,这恐怕也是让新能源汽车更好普及、让消费者更放心消费的根本。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凌然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