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带不走的是故土,赶不走的是乡愁。曾经,衡阳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鼎盛时期的衡阳工业将骄傲写在几十万产业工人的脸上,那些老厂区承载了几代衡阳人的旧时记忆。对许多在外的衡阳游子来说,乡愁如同一根无形的线,时时刻刻牵动着游移的心。
如今的衡阳,正在生动演绎“衡阳力量”的厚积薄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最美地级市”的模样。谢佳辰,一位生活在南京的衡阳人,春节回家,他拍了一部关于故乡衡阳的纪录片。归乡游子的他,眼里的衡阳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的老家
有座很高很高的山
叫做衡山
古时山南水北为“阳”
所以它又有个好听的名字——衡阳
我出生在这座城市的一家国营电厂
在90年代
这里曾经是繁华一时的国有单位
厂房靠着湘江
还有几座小山头
山下有着四通八达的防空洞
每到夏天湘江发大水的时候
厂里通往河边的路旁
就会停满成排的绿皮军车
98年的洪灾
洪水把不远处的这座小岛淹了一大半
你肯定想不到
这个小岛上的建筑
就是那个出现在我们历史考卷上的
那道填空题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
那一年
也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
随着最后一台发电机组的关闭
电厂终于在国企改制的尘埃中黯然谢幕
仓库旁的铁路再也看不到运煤的火车
公共澡堂的锅炉也不再冒着热腾腾的蒸汽了
小的时候
我常常放学后骑着儿童自行车在厂区转悠
遇到熟悉的叔叔阿姨还会打个招呼问声好
夏天的晚饭后
外婆常常会带我来到河边
把我抱到岸上的水泥台上
看对岸的京广线上呼啸而过的火车
不远处的来雁塔
我只在小时候和同学们探险的时候
登上去过一次
我的家就住在这栋厂里的家属楼里
楼的背后有一座小山
当初为了方便高楼层的居民下楼
从3楼半的位置
修建了一座天桥与小山连接
傍晚的时候
如果你从天桥这头走到那头
能闻到各家的灶台飘出的各式菜香
有时 遇到点厉害的
比如辣椒炒肉
油烟就能把人呛一路
这些和锅碗瓢盆的声响一起
构成了童年独有的嗅觉记忆
厂门口的毛主席像
曾经是退休的老头聊国家大事的集合点
每个清晨
我的外公会加入到这群人中
手里握着两个保定球
与他的老伙计们轮流发表高谈阔论
我偶尔会趴在窗口
等外公从窗下走过
从楼上叫他一声再去上学
后来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渐渐离开
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以前 每到儿童节或者厂庆
这座苏联风格的大礼堂都会坐满了人
厂里的大人小孩都会上台表演节目
我妈在这个台上跳过舞
外公在上面吹过小号
我呢 唱过一个大合唱
现在 这里成了退休老头打桌球的地方
大礼堂旁的老樟树已经有100多岁了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
我们要到晚上9点才下晚自习
路过大樟树的时候总怕有妖魔鬼怪从树干里钻出来
还有传闻说樟树旁的池塘里有水怪
专门在夜里把人拉下水
可是 我们那个时候也不明白
既然池塘里有怪物
那为何每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时
池塘边还是坐满了参加钓鱼比赛的老人
他们怎么就不怕呢
厂里有一个理发室
从小到初中
我的头发都是这个理发师剪得
剪个头只要两块钱
那个时候他的头发比现在的多
说到小学
它就在这条路的尽头的小山坡上
学校后面的土砖房曾经是我出生的地方
后来它被推平
成了体育课的操场
放学必经的路上
小时候
我们谁都没有在意过这栋
爬满爬山虎的居民楼
那个时候
我们更热衷于路旁油炸的臭豆腐
和五毛钱一包还能中奖的虾条
现在 这里成了一些新人拍婚纱照的取景地
每到春天的时候
岳屏公园是我们心中公认的天堂
游船是被认为奢侈的游乐设施
沙画和小火车才是主流的娱乐活动
一代人过来 一代人离去
这片土地
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童年
市中心的解放路
曾经是城市的最中心
十字路口的摩的和手机贴膜
永远是这里的常态
初中时开业的肯德基和麦当劳
后来成了回乡聚会的绝佳接头点
在这里呆上一天
大概率会碰到认识的同学
如果没见着
转角到进步巷的小吃一条街上
没准也能遇到
后来 这儿的李字号臭豆腐成了这条街的招牌
旁边的香江百货成了全市第一家综合型超市
街两旁的真维斯和班尼路
基本承包了我初中的所有衣服
只是
这条街上比拼音响质量的习惯依然没变
还有一些没有变化的
自然是我们的胃
早上起来
我还是会想要去厂门口的粉店嗦上一碗米粉
放很多的酸萝卜和豆角
去看看路边的小贩摊上
又新进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厂门口配钥匙修手表的老师傅都已经老了
炸油条卖小笼包的大叔还在
以前他的摊位是在报刊亭前面
现在搬到了菜场旁
档口卖鱼丸的老板仍然熟练的用刀打出鱼泥
十六路车站旁
仍然是记忆里那个熟悉的榨油坊
我的记忆还是停留在
清晨灯光球场上的篮球声
马路对面的小卖部有5毛钱一瓶的冰汽水
每到夏天
窗户上就贴满了冰棍的外包装
20年多年来
这家店依然开着
无数人的青春从它家窗口的台阶上走过
还有许多景象和声响已经不见踪影
这十年间
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拍我记忆中的故乡
每年春节回家
记忆中的景象也变得愈发稀少
这里即将要被开发成新的城区
迎接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拆迁和重建
没有人会在意
谁曾在这片土地生活过
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
又有怎样的印记
只是我们自己清楚
不管它如何变化
抑或是重新以另外一种景象
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我们而言
这片土地,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是人生中参与过 欢喜过 悲伤过
却一直在怀念的故乡
当前
衡阳市正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最美地级市
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大城衡阳正在崛起
游子们
欢迎回家!
(综合来源 衡阳发布 视频 谢佳辰)
版权申明:视频已获谢佳辰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文/谭倩 视频/谢佳辰
编辑:梁丽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