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栖湖将打造为“东方威尼斯”。
红网时刻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谭小波 罗飞虎 陈毅 衡阳报道
2018年,石鼓区共实施重点项目102个,完成投资112.3亿元,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3.1%,排名全市第一。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的全力推进,一张覆盖全民的“幸福网”逐步织密,兜住了群众的幸福生活,也兑现了“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的承诺--
湘江潮涌连岸平,攻坚号角共潮生。在这充满活力的人间五月天里,衡阳北城石鼓正以喷涌的激情和只争朝夕的劲头,推动产业项目快速发展……
近年来,石鼓区始终将大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生命线”,加大对企业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产业上引导、服务上跟进的力度,实实在在地替企业分忧、解难,全区项目建设呈现出高开高走、大引大建、接连不断的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也带来了发展的“万紫千红”。2018年,全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5.6亿元,增速9%,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排名四城区第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前列,湖南首批服务业示范集聚区顺利通过复评验收。
崇盛国际中心(效果图)。
三大“航母”齐头并进 百姓乐享便捷品质生活
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石鼓区因商而兴,因文而盛。近年来,石鼓区委、区政府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商贸引领,一座辐射大湘南的现代商贸文化新城,正在依靠项目引擎加速“壮大”。截至目前,石鼓区文化商贸物流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44亿元,新增加商业体量为106万方。
“华侨城文旅综合体、衡阳华耀城、崇盛国际中心……石鼓区多了好多商贸文化物流综合体!”说起家乡的巨大变化,刚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石鼓区居民小袁直言每次回家都有新的发现。
“越来越多‘高大上’的综合体,能更好地满足市民文化、购物、餐饮等高质量、多元化的需求,便捷品质的生活堪比大都市!“因为看好家乡未来的发展潜力,小袁下定决心在石鼓区开启职业生涯。
5月7日,记者走进衡阳华侨城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滨江风光带、城市规划馆、来雁塔修缮等子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铺开。同时,欢乐海岸、松梅湖湿地花廊、水师船厂遗址公园、草桥文化风情街、大型亲子主题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一大批文旅项目也已开展前期工作。
“结合衡阳特色,以国际眼光、高起点定位将华侨城文旅综合体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文旅新城样板,全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华侨城文旅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滚动投资约500亿元,届时将带给全市居民全新的文化、旅游、商贸、康养体验。
“这里交通便利,配套齐全,辐射面广,未来这里肯定将成为我市乃至华中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我对这儿的商业前景很看好!”在衡阳华耀城M6糖酒副食精品交易区店主刘玉梅欣喜地告诉记者,华耀城项目不仅让经营环境全面升级,也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商机。
衡阳华耀城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辐射最广的现代服务业航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M5、M6交易区已正式运营,4万吨冷库和8万平方米仓储项目主体已全面建成,预计今年中可全面投入使用;16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华耀广场项目,将以气象塔为中心打造一个集奥特莱斯、电影院、海洋馆、美食街于一体的体验式购物广场,正在积极推进中。
熊猫餐谋环球海鲜自助餐厅、林肯4S衡阳旗舰店、全省最大的室内青少年娱乐、拓展、素质教育基地——曲奇岛小镇 ……自启动以来,崇盛国际中心项目全力“开跑”,短短几年时间,这儿已然成为深受市民亲睐的消费热地。据了解,今年内湖南省第一家U+仓储会员超市、崇盛晶珠百货中心店、电影院等将陆续惊艳“绽放”,市民将乐享一场全新消费升级的饕餮“盛宴”。
美丽乡村。
“安居工程“加速推进 城乡居民皆大欢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近年来,石鼓区委、区政府将住房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农村安居工程、 棚户区改造,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喜圆“安居梦”。
一幢幢外观造型优雅简洁的电梯房,小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商场、超市、村民娱乐中心等基础配套一应齐全……在石鼓区五一安置小区,记者欣喜地看到,这个让居民实现“安居”的安置小区,可以与我市的高档商业小区媲美。
“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孩子上学也特别方便! ”石鼓区合江街道五一村村民何小斌告诉记者,自己对这个高标准建设的安置小区特别满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今年6月底,他和其他996户安置居民将喜迁新居,喜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
为了能让群众早日搬进“幸福窝”,石鼓区成立安置房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安置房建设资金筹集和安置房建设及相关手续办理,一改过去安置房建设主体分散、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项目建设多头管理现象,变为统规统建、拆建分离。目前,虎形山、朝阳、大王庙、影视中心等9个安置小区共30万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在全市发挥了“领跑”、示范的作用。
在乡村,伴随着安居提质工程的全面实施,一户户家庭无房户住进了新房,一幢幢危房经修缮后焕发新的“容颜”。
去年,石鼓区角山乡旭东村贫困户肖文自被纳入农村安居提质工程改造对象,政府奖补2万元,加上本人自筹了一部分资金,终于实现了房屋“改旧迎新”。
“要一户都不落下,做到‘村村覆盖,应改尽改’,让贫困户有房住、住得安心。”石鼓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浪多次强调要在政策上多倾斜,资金上多支持,感情上多投入。
与此同时,率先在全市设置区级农村房屋改造专项奖补资金,总投入576万元,为188户居住在农村的危房户和家庭生活困难的无房户新建、修缮房屋,超额完成省级农村房屋改造任务180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伴随着雁栖湖片区棚户区、青草桥南棚户区、莲湖路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城市脸上的“伤疤”即将变为城市的新名片,让这些城中村低矮危旧房的居民即将住上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品质优良的新楼房。
“绿色攻坚”全力打响生态宜居擦亮幸福“底色”
5月8日,站在雁栖湖畔远眺,只见湖中碧波荡漾,岸边柳树依依,新建的生态驳岸栽满了花草,眼前的景色令人耳目一新。附近的居民刘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以前黑臭的雁栖湖也能变得如此清新。”
雁栖湖黑臭水体一直是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为还雁栖湖一弯碧水,2017年8月,我市启动雁栖湖片区综合治理开发及黑臭水体治理,并交由石鼓区委、区政府作为主体单位,独立实施运作。
石鼓区城建投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雁栖湖公园一期黑臭水治理已全部完成,已清除湖底淤泥达24万余方,遍及湖区水面的16座生态浮岛上栽种了水生美人蕉、梭鱼草、常绿鸢尾和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通过长治久清,湖水已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清澈、风景宜人的雁栖湖已重返市民的视野。
近年来,石鼓区建设从“以人为本,百姓宜居”这一角度,全力打响“绿色攻坚战”,着力打造清新、优美、健康、舒适的城乡人居环境,市民对这座城市的亲切感、归属感和依赖感与日俱增。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将建设集中或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同时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全区所有旱厕改为水厕,对厕所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让乡村告别”脏乱差”,迎来”洁净美’。
如今,“绿色”已成为石鼓的“底色”,宜居成这个城区的新名片。每当夜幕降临,漫步湘江、蒸水石鼓段,绿树垂枝、馨风拂面,灯光倒映在江面,与璀璨星河交相辉映,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一个“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石鼓在衡阳北部悄然崛起。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谭小波 罗飞虎 陈毅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