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记者 蒋楠 衡阳报道
从贫穷落后到物华景美,从闭塞悠远到路路畅通,近年来,衡阳各地的乡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意走访一乡村,你会发现,干净宽敞的村部是标配,“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带动着更多村民发家致富,生活更好了,人心更齐了,乡村又更美了一些。
究其“振兴”原因,记者发现,这乡村发展的秘密,便是在“引领”与“自治”二词,“引领”核心在“党建引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治”又称“多会自治”,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会、红白理事会等多类村民自治组织在村里发挥“自治”作用,党员中心户在村民小组发挥调解员、议事员、监督员的“一户三员”作用。
党员带头,村民积极,事事有人管,家家有“干部”,一幅党建引领基层自治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衡阳各地徐徐展开。
村民认领“任务卡” 家乡更美我出力
新建成的四合院式的青鸦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部)独具特色。
7月4日上午,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正在召开妇女联合会例会,村民彭祝英在会上领取了自己的任务,作为环境卫生巡视队的小队长,她将带领三位妇女代表,负责村委会到周家屋主干道路段的卫生清洁,此外,还将与她们一起帮扶一位村内贫困户。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得益于青鸦村党总支创新的村民自治方式,即以党总支为核心,“一核五会”为重点,成立“一站(和事佬工作站)”“一联(村妇女联合会)”“一执委(每个村民小组一个妇联执委)”村民自治机构。
村民经民主推荐加入自治机构,各机构自发将村内事务合理分配,村民领取“任务卡”后各司其职,扶贫、修路、绿化、建园……每一项公共事业的现场,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多会自治”这是衡阳市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核五会”制度实行之后的直接成效。
今年以来,衡阳市各地乡村以“一核五会”为工作重心,不断为制度“加码”,不同的自治机构也根据本村“弱点”实时创新工作方式。如收集村民意见建立村规民约,建立联络微信群、QQ群加强“五会”横向联系,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助推村民脱贫致富,引导村民抵制大操大办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等,各村根据当地特色,探寻自己的治理“良方”。
人才回流 乡村兴旺
衡阳市总工会组织在衡阳县梅花村开展劳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现场观摩活动,该村是衡阳县首家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近年来,衡阳大力实施“头雁”工程。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在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成员中,致富带头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到60%和22%左右。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便是人才回流,振兴乡村的鲜活例子。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今年42岁的刘准曾经也是一名外出务工人员。2009年,已经在外打拼下百万家产的他,决定重新回家种田做“农民”。
2011年11月,刘准牵头与周边村8户种植大户成立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牵头成立衡阳县优质稻产业协会,利用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种粮大户农资成本高、卖粮难、融资难、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问题。
干得风生水起的刘准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并于2016年当选村党总支书记。
梅花村全部种植高档双季稻,据了解,全村水田双季产量均过吨粮,村民就业解决了,大家的钱袋子也更鼓了。
“申请入党的年轻人更多了 ,我们村里面这几年成立的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二十几家,家庭餐馆从无到现在已有13家。”刘准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他的职责便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振兴家乡。
除了回引人才,梅花村还积极培养自己的农民大学生。村支两委中最年轻的委员80后王秋芬由村里推荐上农民大学,并帮她报销了所有的学费。
据统计,这两年梅花村回来创业的年轻人就有30来个, 他们把活跃的思想、渊博的见闻、高远的眼界也带了回来,昔日的小山村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党员带头做榜样 你有困难我来帮
70岁的谭俊善每天至少下河一次,清理河道中漂浮的垃圾,已经坚持6年。
11月7日,气温13度,清花河的水有些清冷,衡南县鸡笼镇赐山村党员谭俊善穿着下水裤,拾起河中上游飘下的垃圾。采访中记者得知,70岁的谭俊善每天至少下河一次,清理河道中漂浮的垃圾,已经坚持6年。
“我每天清理,就是为了让河水更加干净,赐山村更加山清水秀。”谭俊善不善言辞,却始终重复着,“我们是共产党员,不为群众做点贡献怎么行?”
党员中心户来自群众,也引领着群众,他们有着对党忠诚的信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着对这片土地的深爱。
近年来,衡阳通过建立“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纵向联动网络,按照“地域相邻、特长相适”的原则,将监督事项与监督员进行精准匹配,推动村务监督“全覆盖”。
广大议事员则采取上门走访、谈心交心等方式及时收集村民意见,了解村民诉求,第一时间向议事会反馈,让村民“即时”发声。
不仅如此,全市在村民小组共确定了3.4万名调解员,专门负责法律知识宣传、参与治安巡逻、排查矛盾隐患、调处村民纠纷。探索推行“小事当天解决,大事一周解决”治理机制,今年以来,全市调解员已调解矛盾纠纷5万余起,及时排查化解隐患2800余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1+3,1+5,1+N,层层递进的不止是数字,更是以党总支、党员为核心,不断增强的民众向心力,人心更齐,乡村更美,党建工作在群众生活中开出一朵朵“温暖之花”。
来源:红网
作者:蒋楠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