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为小锦送教上门。
罗婷和小锦在一起玩游戏。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赵诗 戴玮 唐欣颖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他们的未来也许布满无数荆棘,但是,终会有一束光映入他们的世界,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今年11岁的小锦(化名)是衡山县城西完小教师罗婷所教众多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个。由于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小锦无法像同龄孩子一样与他人正常生活与交流。即便老师来过无数次,小锦还是像初次面对老师时那样,一脸羞涩,害怕与生人接触。
“第一次看见小锦,他歪着头被妈妈拉着亦步亦趋地走,他瘦小的脸蛋,单薄的身躯,让人一见就生怜爱之心。我蹲下身,边问好边伸出双手想要抱抱他,他却像受了惊的小鹿,躲到了妈妈身后。”回忆起初见小锦的场面,罗婷还历历在目。
原来,在小锦一岁时,被查出有发育迟缓的症状,而越长大,这种症状愈发明显:不与人交流、不会说话、甚至走路都比其他孩子要迟缓。孩子的“不一样”很快让家长们陷入了不安与担忧中。
“那时候每晚睡不着,别人家的孩子到这个年纪了,都能正常地上学、读书,可是我的孙子却这能这样。”谈起自己心爱的孙子,小锦奶奶忍不住红了眼眶。
为了让小锦能够像同龄孩子一样学会生活自理,小锦从1岁半起就在妈妈的陪同下,开始接受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在康复中心,小锦跟着老师进行康复学习,回到家后,小锦妈妈还会帮他进行巩固练习,这一练就是10年。
小锦妈妈说:“教他找到厕所、教他知道自己要尿尿了,我要脱下裤子,就教了两年。”即使困难重重,妈妈还是为小锦能够学习到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而努力。“我没有太多的想法,也不需要他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程度,我就希望他能够平安长大就可以了。”
小锦从未进过学校,也没有过集体生活。就近学校的普教老师送教上门,让小锦在家里就能学到课堂上的知识,甚至认识书本以外的世界,对他和他的家人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而罗婷的到来,让小锦单调的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但是小锦的不信任和排斥,让罗婷一度感到很迷茫。
“坚持了近大半个学期,但是孩子还是比较冷漠,每次来的时候,他都是远远地看着你,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你的心思花得多一点,跟他接触多一点,他就会主动跑到你身边来,亲切地摸摸你或者抱抱你。”罗婷说道。
教学过程中,小锦的不配合等一系列反常的行为让罗婷意识到,想要开始教学,她必须首先获得小锦的信任和亲近。通过不断翻阅书籍、查找资料,罗婷终于在网上看到了有关如何打开残障儿童心扉的办法,并由此得到了启发。
于是,在接下来的送教上门中,罗婷总是会带上各种好玩的玩具和好看的画册来找小锦。罗婷的循循善诱没有白费,渐渐地,孩子习惯了每周都会有一个来找他玩的“小伙伴”。
看着小锦一点点的改变,罗婷心里高兴极了。“就好像他跟我走近的每一步,就感觉是我自己的孩子,进步了一大步,让我非常地欣喜。”
一来二往,孩子开始慢慢主动靠近罗婷,会拉着老师的手去欣赏他最新买的玩具,拿出画画书邀请老师一起和他画画,脸上也渐渐地浮现出笑容。每次送教上门,罗婷也会安排不同类型的课程和小锦一起分享,还会带着他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一个月前,罗婷照惯例再次对小锦家进行送教上门,但等待罗婷的不是他一如既往的沉默,而是怯怯的一声“老师”。罗婷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等到花开了!”从那以后,罗婷发现,小锦每次都能和她问好,偶尔还能说出一两个词,眼神也不再冷漠,让大家感受到了属于这个特殊男孩的一丝丝柔和的光芒。看着他美丽的绽放,罗婷深感欣慰,也倍感幸福。“静待花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师最值得做的事情。”罗婷说。
近年来,衡山县教育局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每学期都会安排各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大宣传、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对3—18周岁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学生(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基础数据进行反复比对核实,争取精准,不漏一人。2020年春季学期,全县有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255人,全部入学注册学籍,其中送教上门残疾学生56人;在县内就读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37人,在省外就读的165人享受了各学段助学政策。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四类贫困学生2669人,全部就读义务教育。
记者手记:每个梦想,都值得描画,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对于罗婷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小锦这颗“小种子”只是发育时间比较长,需要耐心培育,等待花期,总有一天,他必将开出灿烂的花朵。在我们的身边,也许还有像小锦这样存在着一定肢体或智力障碍,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课堂的学生,但同时也还有一批像罗婷这样默默无闻、坚定引导着他们的好老师,谢谢你们,正因为有你们的这份责任,这份关爱,这份温情,残障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绽放笑容,迎着阳光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赵诗 戴玮 唐欣颖 宋美君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