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蒋阳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周周有大戏,人人可参与,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是角山镇旭东村村民眼里,文化惠民+文明实践给大家带来的改变。
送戏下乡。
送戏下乡,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8月26日晚,石鼓区角山镇和平村文化广场上,各类节目在轮番上演。附近居民早早从公示栏上知晓了这场演出活动,自发在广场聚了起来,欣赏着耳熟能详的湘剧表演《悟空借扇》,为衡阳本土笑星夏利砣的小品表演连连叫好。
“送剧下乡活动一直很受村民欢迎,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全镇各村村民每月都能乐享一档不一样的文化大餐”角山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钟小宝介绍。
送剧下乡,仅是衡阳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全区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道德讲堂”“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百姓舞台”纷纷涌现。
去年9月,角山镇旭东村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水幕电影节,地方文化故事、民俗传说等各种经典3D影片轮番展播,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通过以热点活动+休闲旅游+互动体验+农副产品展销等形式,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村里的健身场地和设施。
全民运动 健康惠及老中青
文化大餐远不够,全民运动嗨起来。1月1日,在青石村村部文化活动广场,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项目吸引200余名运动员热情参加;合唱、二胡演奏、民族舞、健身操表演掀起一阵阵“热浪”,率先打响新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第一枪”。
除了定期开展的全民运动会,石鼓区还为居民提供健身场地和设施,据介绍,石鼓区共有15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了乐器、体育健身器材,有效推进全民健身常态化、生活化。
石鼓区全民健身广场舞比赛.
移风易俗,弘扬文明好乡风
在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同时,该区还深化“衡阳雷锋.身边好人”等主题宣讲、“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创建和“最美衡阳群众”“最美社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家庭”评比,组织开展中华经典文化、中华礼仪展示、国学经典吟诵等文化扶贫活动、文化志愿服务,发挥乡贤先哲的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让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喜事倡导不超过20桌,每桌不超过300元。倡导绿色环保宜居乡村,实行垃圾分类处理……”这是灵官庙村村规民约,现在已成为村民的共识和习惯。2019年灵官庙村荣获全省“优秀村规民约”。
该区还广泛开展村规民约建设,充分发挥其传承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的潜移默化作用,每年评选推介一批优秀村规民约民主管理成果。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共识。
石鼓区水幕电影节。
志愿服务,助推文明大力量
2019年,石鼓区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区),全区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火如荼,文明风向标已定。
据悉,石鼓区构建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网络,打造区级中心、镇(街道)所、村(社区)站和企业基地的“四级”服务阵地,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初一公里”。各所、站(基地)发挥基础阵地作用和各服务队、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的资源效能,形成“乘数效应”。
截至目前,全区打造规范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所、站(基地)55个,组建98支理论宣讲、卫生健康、教育助学、文体旅游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近5万人,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100%,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爱心帮扶、好人评选等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个。从群众中涌现了周才能等最美“衡阳群众”、周艳君等“石鼓好人”和何周香等一大批“衡阳群众”志愿者。
石鼓区的文化“庄稼”已扎根大地,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粮仓”日益丰满。
来源:红网
作者:蒋阳 王 敏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