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理论|王燕:解锁科学雁阵的“创新密码” 凝聚雁峰发展的“科技力量”
2021-02-04 09:17:30 字号:

作者系雁峰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燕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衡阳“十四五”规划指出,到二〇三五年,衡阳要基本建成区域性枢纽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要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把创新放在首位来坚持和引领。

为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衡阳市雁峰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优势,擦亮创新品牌,树立创新形象,不断解锁科学雁阵的“创新密码”,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力量”,以省级创新型区建设引领雁峰区的“发展之航”行稳致远。

以“高”开局,助推科技创新谋篇“快步走”,答好科技创新的“战略卷”

战略决定高度。雁峰区以“高”开局,科技创新的“雁峰高度”。一是高站位规划,在创建省级创新型区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创新作为强区之本,将创新纳入两个五年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班专抓。通过区委全会审议制定《衡阳市雁峰区培育建设省级创新型区工作方案》,建立创新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与领导干部使用挂钩的“双挂钩”机制,明确任务图、时间表、项目库、责任单,实施“四大工程”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四大产业”创新发展,力争三年成功创成省级创新型区。二是高强度推进,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政策体系中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了激活创新这一池春水,制定出台《雁峰区关于推进省级创新型区建设激励措施》,明确20条“黄金奖励”,每年创新投入2000万元以上,并配套建立融资信息库和风险补偿机制,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创新体系,推动全区高企数量从2015年的5家增长至77家;研发投入强度由不足1%提升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增长到35.6%。三是高起点搭建,在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中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聚焦最知名的科研院校、最关键的技术合作、最一流的创新团队,布局建设4个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进58个创新服务机构,打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基地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1个,推动企业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华大学等高校深化合作,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打造了产学研用协同的科技攻关体系。

以“技”引领,助推科技创新赋能“快步走”,答好科技创新的“人才卷”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培养。雁峰区致力打造“人才雁阵”,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高校力量,促进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和科研力量。一方面,大力实施“博士团队进企”行动,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为企业精准匹配高校师资团队10余个,使研究开发更加贴近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支持高校师资团队带科研成果进驻企业。累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73项,60余项国省市科技项目成功落地达产,实现技术合同交易登记总额6亿元。 二是举办技术比赛,激发创新活力。围绕激发企业及企业家创新意识,一年一办双创大赛,一季一办科创培训,双创大赛参赛企业数量连续三年蝉联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其中获得国家双创大赛优秀企业3个、省双创奖项4项。每年从财政拿出200万元奖励企业创新。围绕行业人才创新,支持金杯电工协办湖南省首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检验工)技能竞赛,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业人才。三是引进高端人才,破解技术难题。全面落实“人才雁阵”计划,柔性引进院士5位、省“5个100”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5位,培育引进12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库和联湘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站,实行“揭榜挂帅”,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15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破零倍增”。2020年新增发明专利285件,同比提高141.5%。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件,位于全省前列。

以“新”驱动,助推科技创新成果“快步走”,答好科技创新的“经济卷”

唯有以“新”破题,方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雁峰区着力做好三篇“新”字文章。一是打造新业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时代,要素驱动、跟随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雁峰选择创新突围,抢抓国省市战略机遇,力争在新基建、新技术、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雁峰区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了博岳通信大数据服务基地运营、科大讯飞智慧云大数据中心建成、紫晶大数据暨智慧档案产业园项目落地、全国首个“工惠驿站”线下项目落户;围绕金融新业态,致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推动资本市场向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输血。二是激发新动能,产业集群原地倍增。对于雁峰来说,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就是要坚持以创新引领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通过推动恒飞电缆10亿级电线电缆智能化产业园落地,促进特变电工攻关95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金杯电工新建10条智能化生产线,带动产业集群规模倍增、效益倍增。输变电产业集群产值从70亿元增长到180亿元,增长率达157%,利税从3亿元增长到5亿元,增长率66%。三是制定新标准,产业地位引领行业。大力推动企业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共组织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0项,行业标准74项,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9个、省部级奖30项。其中,特变电工750kV及以上特高压电抗器制造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运输机械长距离越野带式输送单机被誉为亚洲之最;中部芯谷光纤陀螺核心电子元器件芯片填补了领域空白。

创新,是雁峰发展的核心密码。雁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聚焦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积极推进科创动能“蓄积工程”和“科创飞地”建设,奋力在衡阳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新征程中作出雁峰贡献、展现雁峰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王燕

编辑:王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