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全咏 张奇平 周文智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春季雨水连绵,微风衔来泥土的芬芳和百花的香气,经受洗涤的骄阳村焕发生机,令踏入此地的人们心旷神怡。走进茶市镇骄阳村,宽敞平坦的硬化路、整齐坐落的二层房、热火朝天的产业地、鲜活灵动的文化墙相继映入眼帘,一幅欣欣向荣的村庄图正在悄然绘就……
骄阳村坐落于衡南县茶市镇西南面,由原厂塘村、金鼓村合并而成,原是该县65个原贫困村之一。该村原来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有力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5万元,部分偏僻村组道路不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17年以来,骄阳村村支两委与帮扶后盾单位紧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时代机遇,发展产业,振兴教育,不仅在2020年将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24.5万元,还形成了优质油茶、湘黄鸡、优质稻三大特色主导产业。
朝阳跃地平,晨露透新绿。脱贫群众贺承兵早早来到光伏发电站进行日常维护。严管护促高效益是骄阳村发展光伏项目的秘诀,光伏发电站的务工人员需要定期除杂草、拾杂物、清洗光板,以此提高光能储备率,增加光伏发电量,实现光伏项目效益最大化。
自项目产生效益以来,每年分红的80%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帮助困难群众和贫困学子以及村集体建设,另外20%则投入到光伏项目下阶段的管理和维护,以此形成产业促经济,经济带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光伏项目可为3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约1500元。
“我在这里主要是除杂草,捡拾垃圾,收入就有两万多块钱一年。”村民贺承兵向记者谈起这份工作时喜不自胜。
在衡南丰创种养专业合作社种鸡养殖场,正在点数需要出售种鸡蛋的脱贫群众叫曹淑英,因家庭负担重,曹淑英利用农闲时间在养鸡场兼职。像曹淑英这样家庭情况的村里还有很多,为了给身兼农活和家庭内务的村民提供增收渠道,养鸡场除专业技术人员外,还提供了4个就业岗位,每天工作4小时捡拾种蛋,每月收入1200元左右。
“工作还比较轻松,就捡点蛋,一天反正就几个小时,又可以照看到家里面,还比较满意。”村民曹淑君脸上溢满笑容。
经营种鸡养殖产业,骄阳村采取人工抓精细、机器提效率的方式。除种蛋捡拾售卖需要人工外,饲料运入投食、鸡粪运出作肥料等均可通过履带实现全自动化。养鸡场内另安装100盏暖光灯用于提升产蛋率,高峰期每天可产种蛋7300个,行情好时每日纯收入达3000元。
因骄阳村具有地势平坦的自然优势,村支两委于2018年试种油茶100余亩,种植技术和管护经验成熟后,2019年全村加种油茶1263亩。这不仅为35人解决就业问题,每人每年增收近20000元,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又一产业基础。
如果说发展产业是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那注重教育帮扶便是提供人才支撑。走进许英琦家中,有部分脱落的墙体与逐渐泛黄的奖状形成鲜明对比。许英琦出生不到一月,父亲便意外离世,随后母亲改嫁。她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费都是亲戚们东拼西凑寄给她的。
2017年,许英琦完成义务教育,考入衡南县第五中学。这个成绩优异的姑娘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面临着家中无力供她继续就学的局面。骄阳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成祝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前往有关部门为许英琦申请资助,并发动乡贤爱心人士捐款助学。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许英琦高中三年学费全免,生活费得到爱心人士资助,如今她已顺利步入了大学生活。
“我心里很高兴、很欢喜,我孙女能够上大学是多亏了这些干部,也搭帮了国家的好政策。”许英琦奶奶倪四梅眼泛热泪。
许英琦的遭遇,让骄阳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成祝有了成立助学基金会的想法。为了让村里的寒门学子不因钱而辍学打工,2017年,罗成祝带头组织成立了乡贤助学会,截止目前,骄阳村筹集物款共计93000元,先后资助学子37名。“乡村振兴要从长远来看,重要在于村里下一代的年轻人,只有教育跟上了脚步,我们村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茶市镇骄阳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成祝的话语铿锵有力。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几年里,骄阳村累计硬化通组公路2.3公里、修通砂石公路4.5公里,实现组组通公路;新打明井3口、深井20口,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水;完成骨干塘清淤加固13口、硬化护砌骨干唐5口,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全村从一个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的村庄转变成为产业强、教育兴、基础牢的新乡村。接下来,骄阳村村支两委将在走稳走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之路的同时,积极探索开辟富民强村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来源:红网
作者: 全咏 张奇平 周文智 王 敏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