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开门抓整顿 为民办实事”衡阳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落地有声”
2021-04-21 11:21:09 字号:

“开门抓整顿 为民办实事”衡阳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落地有声”

红网时刻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3月初,全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向全警发出号令,衡阳市公安局闻令而动,全体民辅警共赴这场铁腕治警、正风肃纪的攻坚战。

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一头连着公安铁军建设,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安危冷暖,它既是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深刻自我革命,更是一次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畅通。

如何通过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衡阳公安围绕这一“考题”,亮出了“答题板”。

开门抓整顿:把意见请进来,把满意送出去

微信图片_20210421111129.jpg

衡阳市公安局举行队伍教育整顿开门纳谏座谈会。

“我们只讲问题,不讲好话,大家放开讲,讲出心里话。”3月18日,衡阳市公安局举行队伍教育整顿开门纳谏座谈会,衡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志文率先垂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等各届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听取民众所期所盼。

当天会上,胡志文既亲切又实在的“开场白”,充分表明了衡阳公安开门整顿的诚恳态度。

衡阳市公安局头雁先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随后,各直属单位、县市区分局纷纷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情。

搞好队伍教育整顿,必须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做好整改,而敞开大门,广开言路,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招。

衡阳公安把敞开门、走出去、请进来结合起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警民座谈会、警企联席会、警属恳谈会、入户走访、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架起听民意、察民情的“绿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拓宽民意诉求举报渠道,衡阳公安还开通110、12389两个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邮箱,建立了“衡阳警事”“网上110”“衡阳群众”APP三个举报平台,在公安窗口单位设立举报信箱,在公安内网开设局长信箱,畅通内外诉求反映渠道。

微信图片_20210421111118.jpg

屋场恳谈会征集民意。

身子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社区民警信息栏要及时更新,方便群众联系到人。”“要加大对电动车遮挡号牌的现象进行整治。”“协辅警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窗口单位执行力要加强。”……一个个热乎乎的问题随着“敞开的大门”摆在了公安领导干部面前。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召开座谈会、联席会、恳谈会113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042条。

针对这些问题,衡阳公安用“钉钉子”的精神紧抓不放,形成了清晰的“整改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及其“任务书”“时间表”。

对陈年重大疑难案件和信访积案,推行“揭榜挂帅”制度,确保全力核查侦破;对照公安系统“六类突出问题”中执法办案问题,按照“一案一清单”要求,逐案制作疑似问题案件清单,具体到案、责任到人,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公安民辅警作风问题,从小切口入手,从小事细节抓起,制定出台“十个一律”刚性措施,以史上最严要求推进队伍作风转变……

衡阳市公安局将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标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并把整改落实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把意见请进来,把满意送出去”。

为民办实事:用心解民事,服务见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421111629.jpg

民辅警深入社区为民办实事。

“你们真是干了一件大好事,为我们解决了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大难题’。”近日,家住雁峰区爱民社区的刘爷爷异常欣喜,自己贴在社区墙上的“微心愿”实现了。

原来,衡阳市公安局留置支队20余名民辅警深入雁峰区爱民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警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将该社区一居民楼下的10余个废弃煤房里堆积如山的垃圾清除一空,解决了居民的“心头大患”。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的成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衡阳公安将开门抓整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致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和难心事。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学习教育、查纠整改与履行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奋力攻坚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的“春雷行动”。在此次“春雷行动”中,全市破获刑事案件数,刑拘人数、逮捕人数、移诉人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71.66%、219.27%、96.06%、57.67%。

在“春雷行动”结束后,4月16日,衡阳市公安局又迅速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警旗添光彩”主题竞赛活动,以“六比六看”为主要内容,即:比学习,看谁为民服务理念树得牢;比行动,看谁联系群众服务发展落得实;比责任,看谁为民服务问题整改质量高;比贡献,看谁为民履职抓得好;比创新,看谁为民服务特色亮点多;比效果,看谁为民服务综合评价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衡阳公安还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出台“民心工程”十件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微信图片_20210421111048.jpg

车子没油了,交警为车主解决“燃眉之急”。

教育整顿成果是否转变为实效,群众最有发言权。

4月17日,在华新汽车站路口,一辆白色小轿车没油“趴窝”,蒸湘交警迅速到附近加油站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并购买汽油,为车主解决“燃眉之急”,驾驶人离开时连声道谢。

“民警很热情,服务态度好,非常满意!”近日,家住蒸湘区联合街道两路口的居民刘阿姨帮儿子办完户口迁移后,在意见簿上写下了心中所感。蒸湘公安分局联合派出所推出的“四个一”工作法(一张笑脸温心、一声问候贴心、一杯热水暖心、一句礼貌送行)让群众一进派出所就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为迷路老人寻找回家路、深入居民家中为瘫痪老人办理身份证、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在衡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爱民、亲民、为民”的故事每天都有发生。

……

数字无言却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市公安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7件,派出 “项目警官”457名,走访、对接帮扶企业(项目)565家,解决难题148个,为企业、学校等办实事266件。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一个个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请人民监督、向人民汇报、让人民满意贯穿教育整顿始终,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警务围绕民意转’。”说起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的初衷,胡志文一语中的。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队伍建设的路上,在为民服务的行动中,衡阳公安正以满腔热忱,迈着坚实步伐,向着群众期待的方向,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答卷。

来源:时刻

作者:宋美君

编辑:李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