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衡东法院这场屋场恳谈会有料还有效
2021-05-25 20:26:03 字号:

衡东法院这场屋场恳谈会有料还有效

微信图片_20210525200907.jpg

5月21日上午,衡东县人民法院在吴集镇紫岗村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会”。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文佳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讲得很好,我们听懂了!”5月21日上午,衡东县人民法院在吴集镇紫岗村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会”。这场恳谈会既与村民们分享了党史故事,又宣讲了民法典,还聚焦了急难愁盼,干货满满,趣味多多,村民代表纷纷点赞。

分享元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你爸爸廿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这是罗荣桓元帅于1949年写给大女儿罗玉英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真挚情感和家国情怀,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恳谈会上,衡东法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文艳平与乡亲们分享了罗荣桓元帅一封家书的故事

“罗荣桓元帅是我们衡东人的骄傲,他的事迹与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文艳平结合党史学习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受罗荣桓影响,他从小就植下了军人梦的种子。1995年参军,在部队里整整服役了10年,2005年转业来到法院。

文艳平经过自己努力2014年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一名人民法官。2019年服从组织安排,投身于脱贫攻坚,驻扎洣水镇朗山村。2021年继续支持乡村振兴,联点吴集镇紫岗村。

“在罗荣桓元帅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担当的高贵品质。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会弘扬好罗荣桓精神,在乡村振兴中与乡亲们齐心协力,把我们紫岗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文艳平向乡亲们表示,自己会像在脱贫攻坚中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服务乡村振兴。

推进诉源治理,促进乡村和谐

恳谈会上,衡东法院杨桥法庭庭长刘尚球应邀为乡亲们宣讲《民法典》与普及诉源治理知识。

“《民法典》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值得拥有和需要学习的一部宝典。它与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息息相关,没有不行!”面对村民,刘尚球以直白的口语,互动的形式,典型的案例,宣讲了《民法典》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及担保、好意搭乘、甘冒风险等10个方面的具体规定。乡亲们听得十分过瘾。

“在这里,我们向乡亲们推荐一种高效、便捷、少对抗、零成本的解纠新模式。”《民法典》宣讲后,刘尚球向乡亲们介绍,诉源治理其实就是诉讼纠纷源头治理,是“枫桥经验”的新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和谐乡村的新需要。

2020年6月杨桥法庭被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诉源治理联系点,坚决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创新诉前调解、驻庭调解、一村一特邀调解员等工作举措,使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0%。目前这一惠民解纷模式已经在衡东法院全面展开。

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

“法院作为我们紫岗村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单位,这次屋场恳谈会,也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暖于民。乡亲们有什么问题困难,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吴集镇镇长刘冬瑞说。

“作为村支部书记,我还是想介绍下我们村里的情况,有些困难需要帮忙解决。”该村党支部书朱辉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反映村里的基础水利设施比较薄弱,道路硬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借了一万元钱给别人,有七八年了,至今没有归还。我想知道这算不算过了诉讼时效。”近七十岁的刘爷爷说自己在广州时间比较多,没有直接找过借钱的人要求偿还,现在电话也打不通了。

对于乡亲们提出的问题与困难,与会人员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逐一作出了回应,能现场解答的现场解答,不能解决的列好清单带回单位研究方案再行反馈。

“我有三个期待,一是期待我们的工作队能把实实在在的精神坚持下去;二是期待我们紫岗村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变化;三是期待乡亲们会给我们工作队一个实实在在的点赞。”在恳谈会上,衡东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海军表示,法院会全力以赴支持工作队的工作,让他们为乡村振兴,为乡亲们的美好生活出心出力,尽心尽力。

来源:红网

作者:文佳 宋美君

编辑:李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