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李颖婕 衡阳报道
衡南县谭子山镇在稳妥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立足屋场这个农村“小单元”,将党小组作为突破农村疫苗接种瓶颈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引领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打好疫苗接种主动仗。截至8月13日18点,该镇累计接种疫苗22824人次,基本实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在衡南县谭子山镇大田村元美组屋场,党小组成员正在召开小组会议。
“疫苗接种任务是完成了,但工作还不能放松,要通知大家有外来人员到组里必须报告,动员12-17岁人员疫苗接种还要继续发力。”近日,记者走进衡南县第一个实现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的村民小组——谭子山镇大田村元美组,屋场党小组组长周克兵正与其他几名党员召开小组会议。
周克兵是一名68岁的老党员,他告诉记者,元美组于8月9日实现疫苗接种全组应接尽接。自推进该项工作以来,镇村干部组织召开了数次屋场恳谈会,动员所有在家及外出群众尽快完成接种。但由于农村外出人口多、摸排难度大,加之老百姓防控意识相对较弱,疫苗接种工作进展缓慢。为解决这些难题,镇里明确了党员责任上肩的思想,强调要发挥屋场党小组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让党员起到带头、联络和服务的作用。“我们党员首先要当先锋,既要和家人带头接种疫苗,更有责任和义务发动村民及时接种,不能给国家添麻烦、拖后腿。”周克兵表示,自己作为党小组组长责无旁贷。
不会用微信的老党员周克兵,日常工作联络都靠老伴儿协助。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精准摸排是基础。元美组共有村民157人,在外人口就有108人,为确保接种人员无遗漏,屋场党小组5名党员实行包户到人,每一个党员按照人员名册一个不落做好调查摸底和信息收集等工作。“只要在我负责的名单上有名字的,一个都不能少。白天上门找,晚上电话找,在外地的人就与他的亲戚朋友联系,打了疫苗的要发健康码来,不能打的要提供证明。”党小组成员周道吕说道。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刘宏香是元美组屋场唯一一名女党员,她告诉记者,有些村民有抵触情绪,认为接种疫苗没有用或者有副作用,自己则会反复上门为其讲解接种疫苗的好处,打消其心理上的顾虑;对待在外地人员,则说服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家人的保护。“都是街坊邻居,只要我们有耐心、够细心,大家都会尽力支持和配合我们工作。”刘宏香笑着说。
暖心服务让疫苗接种更有“温度”。周克兵表示,对行动不便、没有家人陪同的老人等特殊群体,党小组会及时联系乡镇通过“绿色专车”接送或提供上门服务,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周克兵手中撺着厚厚一沓信纸,上面整整齐齐写着每一位组民的姓名、电话和接种情况。这位不会用微信、日常工作联络全靠老伴儿协助的老党员,凭着一股“较真”劲儿,团结全组群众打好了一场疫苗接种主动仗。“我们现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今天开会,也是要商量这个事情。”说到下一步计划,周克兵依旧干劲十足。
大田村村干部正通过手机将各组反馈的人员信息归档。
元美组9日完成疫苗接种任务后,该镇水井村紧跟着于10日实现全村应接尽接,13日全镇基本实现应接尽接,筑牢了新冠疫情的免疫防线。
当前,衡南县立足屋场单元,充分调动全县1998个屋场党小组的积极主动性,广泛动员党员在走访排查中带好队、指好门,在台账建立中摸好底、把好关,在疫苗接种中带好头、服好务,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颖婕
编辑:谭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