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民生之“幸” 百姓之“福”——衡阳市珠晖区“厕所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3 15:24:14 字号:

民生之“幸” 百姓之“福”——衡阳市珠晖区“厕所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省“首厕过关制”培训示范点。

厕所革命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效衔接,撬动农村环境不断提升改善。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唐兰荣 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这是一个因珠晖塔而得名的城区谓之珠晖,带有湘南地区特有的味道:小桥、流水、老街、古镇,充满了诗情画意。走进任何一户农民家中,“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简易旱厕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卫生间、水冲式便器,以及贴着明亮瓷砖的墙壁。

这一切,皆源于一场被称之为“厕所革命”的改造行动。2020年,珠晖区率先在全国实施“首厕过关制”,改一个成一个带一片,形成了“区有示范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厕所革命”的生动局面。

从2019年起,“厕所革命”从未停下脚步。一场近三年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在衡州大地铺展开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进行了“洗心革面”式的治理和改造,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实质性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户厕改造7200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维护率、农户满意率均达100%,打造了湖南省“首厕过关制”示范培训基地,承担了湘中、湘南片区数10万人次示范培训任务,并承办了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昔日的卫生死角变净、变靓,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不仅让游客对珠晖有了更深的“惊艳感”,更让村民在得到“如释重负”般“体验感”的同时,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个村庄的厕所进化史

吴探忠在茶山坳镇金甲村住了一辈子,也见证了金甲村从蹲坑到旱厕再到水厕的改变。

很多年前,村里所谓的“厕所”就是一个露天蹲坑。每户人家在院墙外面寻上一处空地,就用砖头或石块垒砌成的茅坑,还有的就在猪圈旁挖一个坑,“总之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那时候上厕所,得先大大憋上一口气,然后捏着鼻子……”他形象描述着当时如厕的情形。

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厕所也发生了变化,建起了“旱厕”,由露天的茅坑变成了用砖头砌的房子,尽管夏天依旧蚊虫乱飞、臭气扑鼻,冬天粪秽冻结,但终究还是有了厕所的模样。

“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对厕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月1日,记者走进金甲村村民罗建衡的家看到,厕所内闻不到臭味,厕所外还有绿化点缀,“这条件不亚于城里人的卫生间。”罗建衡激动地说。

金甲村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全村720户。作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观摩点和湖南省“首厕过关制”培训示范点,金甲村积极探索厕所粪污就地就近就农利用的路子,形成了一批粪污资源利用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严格按照改厕国家标准,全村基本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从2019年的“三格式卫生厕所”改造到2020年“三格池+小微湿地”四格式提升,再进阶到今年的“四水分离+四格式+生态庭院”升级,实行黑灰分离,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了处理难度,大大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村民家的卫生间,装有水冲式便器,墙壁贴着明亮的瓷砖。

从“三格式卫生厕所”改造到“三格池+小微湿地”四格式提升,再进阶到“四水分离+四格。

“‘首厕过关制’不能简单理解为先建一个标准的厕所,然后复制推广,而是把经过实践验证可行的‘首厕过关制’整套模式,贯彻到每一个改(新)建的厕所,体现到厕所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确保正常使用并发挥粪污无害化处理功能。”金甲村党总支书记廖振辉说,目前,全村已改厕55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金甲村坚持以农村改厕为切入点,与湖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土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工作有机结合。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浑然天成的山水田园,浪漫秀美的村庄风貌,富民利民的现代农业,绿意盎然的花园生活……金甲村的秀美新名片初放光彩,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收获了“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字号荣誉。

一场轰烈的改造攻坚战

在新龙村,村民江少红的屋傍“藏”着一个池子。他告诉记者,这是家里新建的厕所过滤池,由沉淀池、发酵池、蓄粪池3格组成,是典型的三格式农村户厕。

“之前看到别人家厕所改造得干净整洁,我非常羡慕。所以我马上到村里报名改厕。”江少红看着自家已改造好的厕所,很是高兴。

但用惯了旱厕的金甲村村民吴探忠开始还是不愿意改厕。后来,看到亲戚朋友纷纷改厕,吴探忠有点动摇。外地务工的子女告诉他,改了厕,夜里不用跑屋门外,既卫生又方便。子女这番话,戳中了吴探忠的心:“政府花钱支持咱改善生活条件,为啥不改!”最终,吴探忠家也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厕。

“让群众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没那么容易。”据珠晖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珠晖区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意义,帮助农民算好健康账、经济账。2019年以来,该区累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改厕工作20余次,开展“屋场恳谈会”近40次,入户宣讲近2500次,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还组织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一班人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厕屋选址、改厕类型、厕具选购和补助政策,许多群众逐渐转变了观念。

思想转变了,钱从哪里来?

记者了解到,珠晖区采取“上级补贴+地方奖励+群众投工投劳”的资金投入方式,解决村民“改不起”的难题。区财政按照每个2000-2200元给予奖补,用于支持农村厕所化粪池改建和粪污处理等,村民自筹300-1000元自改室内、室外管网和开挖池,保障农村改厕有力有效推进。近三年来,全区共投入改厕资金1800余万元,村民投工投劳达2.8万余人次,掀起了农村“厕所革命”的热潮。

资金到位了,又明确谁来干?

农村改厕说起来简单,改起来并非易事。顽疾靠猛药,为了保证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动,珠晖区向这一颇为头疼的“厕所革命”动真碰硬。该区成立了以区长为政委、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抓、常态抓、共同抓”的工作格局。组建了由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担纲的改厕办,专项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工作;推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号召党员干部、乡贤代表先行先试,带动群众主动申请、参与、监督改厕。

最后就剩下怎么改?

“我们发动村民参与农村改厕的各个环节,厕所的设计、厕具材料的采购村民自己全程参与、监督,让村民由改厕‘局外人’变成‘局内人’。”珠晖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说,珠晖区创新实施了“三结合”“四道关”举措,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结合”。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创新采用“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方式,探索实行雨污水、粪污水、洗污水、油污水“四水分离”治理模式,达到资源就地消纳,发展庭院经济。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有效治理率达100%。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硬化、绿化、亮化、序化等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全区共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7个,打造最美村庄10个、最美屋场20个、最美农户600户。

与此同时,珠晖区还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原则,严把改厕质量“四道关”。严把产品质量关,组织专班赴株洲、浏阳等专业厂家实地考察,积极引导5个乡镇(街道)选用缠绕式玻璃钢整体三格化粪池,由市场监管局分批次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确保质量可靠无渗漏。严把施工工艺关,组建由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担纲的改厕办,专项负责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干部参加省训、市训、区训10余次,对改厕选址、基坑开挖、化粪池安装、基坑回填和地面硬化与编号等施工环节进行现场和课堂教学。严把管护机制关,建立“有制度、有资金、有队伍、有督查”的长效管护机制。严把实地验收关,由农业农村、卫健、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工作组对全区厕所进行实地验收。

改厕完成后谁来管、如何管?面对记者的疑惑,珠晖区改厕办负责人说,“未来,我们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厕所维修、粪污抽运、资源化利用三大服务体系运行新模式,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有督查的‘四有’长效管护机制,鼓励企业或个人参与改厕后续检查维修工作和粪污清掏,防止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现象,全面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后期管理维护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一幅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初冬时节,万物萧瑟,金甲村的田野上,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地里种植的各种蔬菜青翠欲滴,村民们正在抓紧采收,将新鲜的蔬菜源源不断供应城区的餐桌。当记者与他们聊起村里改厕这“一举”时,村民们都说自己有“三得”。

幸福感越来越强谓之为一得。12月2日,村民陆金元正在打扫庭院,干净整洁的环境,加上门口怒放的鲜花,让这个农家小院显得格外漂亮。村里开始实施“厕所革命”,陆金元第一个报名,如今他家的新厕所早已修好。他高兴地领着笔者参观,“你看,厕所里安装了马桶,还接上了自来水,按钮一按,马桶就冲得干干净净的,什么味也没有了。”改厕让陆金元的幸福感迅速提升,也让村民改变了不良卫生习惯。

开展农村污水治理。

金甲梨园、玫瑰园、萱草园、海棠山庄等,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

乡村越来越美谓之为二得。“过去,农村最大的污染,就是人畜粪便,粪水满了就直接外排,污水到处流,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村支部书记廖振辉介绍说,有时从有的农户家过路,就要捂着鼻子走,旱厕散发的味实在是太臭了。笔者在已经改厕的村民家看到,在厕所的外部,安装了一个三格一体式化粪池,粪水经过管道输送到这里后,经过密闭发酵无害化处理,最后变成一股“清水”流出来。这种水即使外排,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现在粪水都密封在化粪池里,再也看不到污水横流的现象了,我们的村庄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大家都感到十分舒心。”说起现在的变化,村民们都为“厕所革命”竖起大拇指。

日子越来越火谓之为三得。对于金甲村村民来说,改厕除了改善生活条件和保护乡村环境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促进当地果蔬种植业的发展。

“粪水经过发酵处理后,可直接变成种植蔬菜的无害有机肥料,肥力是化肥的好几倍。”方智蔬菜基地负责人说,现在基地大量使用这种有机肥,种出无公害蔬菜,让城区消费者吃到放心菜。

廖振辉表示,全村下一步将加大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村容村貌的提升,把金甲村打造成衡阳近郊的美丽乡村,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旅游,采摘蔬菜和水果,为全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新的动力。目前,村里共发展农家乐15家、民宿客栈3家,农旅项目带动务工2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在堰头村的金甲梨园内,村民们也在忙着为梨树施冬肥。“这是翠冠梨,梨花好看、梨子好吃,现在是我们的‘明星水果’。”村民刘传丽笑着说,每到梨花盛开和梨子成熟时节,村里就被外来的小车“占领”了。

“‘厕所革命’搞得好!不仅提升了我们村的‘颜值’和‘气质’,还入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堰头村党支部书记贺光权说,几年时间,宁静的小村庄大变样,全村共改造家庭水冲式厕所193个,兴建公共厕所5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也在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现场点接受观摩。堰头村大力发展餐饮民宿、农事体验、时令果蔬等庭院经济,目前已建成金甲梨园、玫瑰园、萱草园、海棠山庄等,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村旅游从业村民达308人,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达1万余元。

“农村厕所革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工程。”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珠晖答卷”,珠晖区委书记魏中发早就有了自己的思路,“未来五年,我们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强产业;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实践中兴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践进程中秀美丽,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如今,欣欣向荣的乡村之美渗透到了珠晖区36个村的各个角落,也渗透进每位村民心中。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很多人记忆中最美的乡愁,更是人们对更美的环境、更鼓的钱包、更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谭倩

编辑:李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