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碧塘小II型水库,出水涵管由一孔增加两孔,解决了30亩农田内涝。
村民建起了四水分离化粪池。
一塘碧水。
30亩草莓即将上市。
红网时刻衡阳1月27日讯(通讯员 唐兰荣 记者 谭倩)一出武广高铁衡阳东站,在耒水的旁边,有一个叫新园的村子,后来改成了涉农社区。那田间劳作的老人,美不胜收的景色,无不在向你诉说这个乡村安逸的生活故事。
“现在看咱们村子漂亮干净,房前屋后都拾掇得利索。过去可不行,自家门前都扫不干净,那就别说其他地方了。”衡阳市珠晖区衡州路街道新园社区保洁员王昌献说道。
王昌献是东坪组的“衡阳群众”志愿者,如今,他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保洁员。“有了这个‘名分’后,那自然得多操心啊,这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过去看到哪里脏乱差,睁只眼闭只眼可能就过去了,现在我就是责任人,必须要尽心尽力守好‘责任田’,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环境整治。”王昌献笑笑说,现在每天都要到分包责任区转转看看,督促各家各户对门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过去大家可能见了我还烦,现在村子里的变化都能看到,大家也都知道平时要保持干净卫生。
说起家乡变化,王昌献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变干净了”,并说自己天天行走在乡村最有发言权,接着掰着手指数起来,注碧塘小II型水库,出水涵管由一孔增加两孔,发挥应急道的功能,解决了30亩农田内涝;船山东路连接新园社区长180米,宽7.5米的主干道,以前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泥坑里,溅一身的脏水,非常恼火,现在硬化后,不但宽阔平整,而且还干净整洁;前进组的5亩水塘因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不深的水里,还长满了水草,不仅丧失了灌溉功能,还散发出恶臭,影响群众生活,如今是砌好护坡,一塘碧水……
新塘组是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为培育形成共同缔造试点示范村落,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新园社区加快推行“城乡治理标准化”,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基本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庄绿化率、亮化率逐步提高,组组通道路全部硬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为确保水厕排出的水质达标,村民建起了四水分离化粪池,还增加一个人工湿地。”王昌献介绍,通过在人工湿地填埋陶料,栽种美人蕉等吸附力强的植物,实现水质去营养化。目前,改厕达到238户,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评选出卫生光荣户30户。
安居,方能乐业。曾经凋敝的乡村如今成了村民返乡创业的热土,草莓、葡萄种植,龙虾、甲鱼养殖等村集体经济项目陆续布局。“抬脚水泥路,出门闻花香;日日洁净美,处处鸟语欢……”1月26日,村民王少国一早起来,就哼着自编的歌谣,神采奕奕地走向草莓基地——30亩草莓基地,让他的腰包一天天地鼓起来。
行走在刚刚加宽的村道上,王昌献还不失时机地向记者介绍道,他们村子还引进了绿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上了有着“葡萄中的爱马仕”美誉的阳光玫瑰葡萄,带动周边2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家致富。“白天忙产业,晚上去休闲,既活跃气氛,又陶冶情操,还可锻炼身体,幸福指数节节高!”
或许春节过后,有些返乡村民又纷纷收拾行囊奔赴各地,开始新一轮的拼搏与奋斗,在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中,带走的是牵挂与欢乐,留下的则是对家乡更大变化的期望和企盼,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宣传,让外界了解家乡,看到家乡积极抓好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全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向富裕之路,就如两条锃亮的高铁轨道,穿山越涧,并肩前行,朝向诗一般灿烂的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兰荣 谭倩
编辑:李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