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衡阳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出炉 到2025年衡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
2022-04-20 18:30:15 字号:

《衡阳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出炉 到2025年衡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

红网时刻衡阳4月20日讯(通讯员 彭浩乾 记者 宋美君)近日,《衡阳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明确到2025年衡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2%以上,实现约1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心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70万人左右。

《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衡阳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民生建设全面发展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等成绩。

2016-2020年,全市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97798套,截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72004套,超出指标任务7004套,占任务总量的110.8%。历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公共租赁住房保障105086户,其中实物保障96759户,住房补贴8327户。全市城镇住房保障户数为29.78万户,保障覆盖面为23.5%。

“十三五”期间衡阳市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森林覆盖率达48.5%,“三江六岸”生态绿地保护良好,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成功获批国家园林城市。同时,及至2020年,衡阳已完成市城区11个和县城11个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并通过国省黑臭水体治理系统的审核。43个土壤重金属污染场地完成修复治理。

《规划》立足适用管用,就“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重点任务,专门设置了7个专栏,重点实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现代产业强市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互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三江六岸地区发展,进一步增强支撑性、落地性和操作性。

在全面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扎实做好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力争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完善住建智慧云平台,推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大力推广BIM技术,提升勘察设计智慧化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城市道路网建设,三年内(2022年至2024年)对城区37条“断头路”实行“清零”。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或消纳场,有序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为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35%,全市培育1个以上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打造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企业。

在住房建设方面,持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行“房价不炒、租购并举”的举措,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管理机制,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大力提升住房品质和配套水平,试点推广第四代住宅。

在城市更新工作方面,将继续补齐城镇棚户区改造短板;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来源:时刻

编辑:蒋楠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