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4月21日讯(通讯员 刘巧兰)4月19日,衡阳蒸湘区呆鹰岭镇新民村的育秧基地一片绿意盎然,3月中旬播种下的种子现在都长成了青绿色的秧苗。装满着秧苗的秧盘被分成了每十盘一批,一批批秧苗被工人运送到水田里进行机插。今年,谢后秀流转了近1000亩水田,成了蒸湘区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
在水田上,插秧机来回穿梭,碧绿的秧苗盘码在插秧机上,插秧机行进之处,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进水田里,一排排插好的秧苗随风摇动,生机勃勃。
机插秧现场负责人谢后秀介绍:“我们这个机器,插秧的速度很快,一般情况下,一天可插秧30-35亩,可相当于30-35个工人的工作量。每亩地机械化育插秧的费用在100-120元左右。若改成人工插秧,每亩田的费用就要提高到160-180元左右,而且人工速度慢,一天也只能插一亩地的秧,有时候还请不到工人。今年我种植的水稻,全部实行机插秧,较往年轻松多了。”
据悉,蒸湘区农业农村局把春耕生产作为再夺农业丰收的一场硬仗来打,以推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农业为抓手,加大对农机用户的技术指导、培训力度,出台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插秧机、抛秧机补贴等政策。扶持农民购买插秧机、抛秧机等农业机械,并积极抓好高标准高质量育秧和插秧工作。种植户们不仅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有效助推水稻产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预计全区水稻机械插秧、抛秧面积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90%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刘巧兰 谭倩
编辑:李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