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秦国文:不断强化“四个聚焦” 加快推进“三强一化”
2022-07-11 16:08:35 字号:

秦国文:不断强化“四个聚焦” 加快推进“三强一化”

衡阳市下辖7个县(市)5区,95.4%的国土面积、79.5%的常住人口、63.6%的经济总量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近两年来,衡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发展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推进县域经济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和加快推进全市“三强一化”建设。2021年,6个县(市)GDP总量超过300亿元,其中耒阳市、常宁市GDP总量突破400亿元;5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县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增速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县域一产比重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上升1.3个百分点。

一、聚焦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县域经济支撑

始终把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动力源和突破口来抓,实现协同、错位、集群、转型发展,不断加快中心化进程。强化全局观念,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对县域内的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实行无区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实行项目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全市14条产业链均建立县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城市产业向乡村延伸、乡村产业向高端发展,盘活闲置的村部、校舍和乡镇集体企业,探索建立“企业+车间+农户”的乡村车间498家,以乡村产业振兴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助推村民增收致富,各县(市)村集体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全面“清零”,6.5万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的乡村车间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强化统筹意识,推进产业错位发展。按照“一核一圈一带”产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未来的比较优势,按照“两主一特”要求,错位发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产业。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精心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既坚持优势优先,大力发展“两黄两茶一花”等“百十亿”产业,又坚持就势就地,逐步培育农村作坊、家庭工场等“百十户”产业。目前,7县(市)共有百亿产业5个,“百十户”产业解决劳动力家门口就业16万人。强化链条思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全链条引进产业,创新“招商小分队+招商大使、军种+战区”招商机制,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链条成建制引进纺织、纸品、眼镜、陶瓷、钟表、童车等产业,打造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产业特色小镇,衡东县印章产业占据全国75%市场,“一枚印章、‘盖’遍全国”。坚持链条式招引项目,强化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引进链条节点项目,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壮链。今年以来,7县(市)签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19个,投资总额132.2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5个。

二、聚焦设施短板,不断夯实县域发展基础

抢抓政策机遇,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产业园区围绕项目入驻建设。以“五强”理念推进县域“五好”园区建设,以“三生”融合理念统筹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着力打造县域经济的主阵地、主战场。密切对接项目建设需求,强化标准厂房等产业设施和教育、医疗、公交等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县域园区人才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借力衡阳综保区开放平台功能和中欧中亚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外贸“破零倍增”工程,支持“雁字号”品牌拓展海外市场。2021年全市县域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突破69.4亿元,同比增长37.5%。依托高速、高铁、机场承载功能,拓展“高铁+”新业态,促进“机场+产业+城市”一体化,大力发展高铁经济、临空经济和服务区经济。道路交通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围绕产业规划布局,瓦松铁路专用线、大浦通用机场一期建成投用,加快城市外环线、107国道绕城改造和衡永、白南、茶常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县域一小时经济圈。建设衡云、衡西、衡祁等快速干道,引导相关产业沿着道路两厢布局,打造数字经济、轻工业经济走廊。推进“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打通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村组之间交通节点,畅通毛细血管。抢抓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县域物流服务设施和末端物流配送网点建设,城乡之间、县(市)之间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形成,衡南县获批“中国物流之乡”。基础设施围绕城乡统筹配套。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护,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近年来,7县(市)共解决191.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县域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突破90%。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城市近郊的卫星镇、中心镇延伸,前瞻性加强12个边贸集镇的商贸综合体和专业性市场建设,县域商贸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三、聚焦标准治理,不断筑牢县域工作底板

坚持“标到事,事到岗,岗到人,人有责,责有行,行有范”,将“标准化”理念引入县域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大力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组织建设有标可循。聚焦组织体系、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机制、责任体系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县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整合县城机关、学校、医院等场所资源,着力打造“先锋家园”基层党建综合体,在全国率先试行“135+”小区党建模式,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小区治理、小区文化、小区服务全过程,相关经验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全面推进“屋场党建+五个到户”工作,通过“一看、二问、三讲、四记、五解”,将民情摸上来、问题化解掉、民心聚起来。目前,全市已建立1.1万个屋场党小组,12.8万名党员下沉一线,与23.2万余名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153起,为群众办结实事1.13万余件。城乡治理有标可量。以标准化促乡村面貌改变,以文明创建为契机,聚力城区治理、乡村治理、交通治理、市场经营治理、公共安全治理五大领域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五定五清”和“五无、三净、一到位”标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遵循标准、干群共治”的城乡治理标准化格局,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标准化促基层效能提升,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模式,依靠群众身边的“明白人”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明白事”,确保小事不出湾、访情不出村。逐步推广以“一会三清、三看三上门、六查六反馈”为主要内容的“里巷”治理工作法,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以标准化促人民群众参与,通过“屋场恳谈会+”“+衡阳群众”等品牌,丰富“红黑榜”“大评小奖”“厚德同心积分银行”等机制,不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标准化格局。底线工作有标可依。坚持以“五全一常态”机制守安全生产的底,全面推行“安全链长”负责制,以“一人先进、全部跟进”“一人犯病、全员同治”的断然措施,以一激就活、一直激活的临战状态,不断提升县域安全水平。今年以来,县域生产安全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18 %、43.33%。坚持以“五步一规范”守信访维稳的底,按照溯源、分类、明责、化解、稳控五个步骤化解信访积案,确保工作规范、处理规范、终结退出规范,仅今年上半年,7县(市)23个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其中3个信访积案已达10年之久。

四、聚焦环境优化,不断提升县域服务水平

以“快一步是成、慢一步是败”的效率意识和“优一分是成、劣一分是败”的警醒意识,按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快进键”,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以“五单一图谱”服务主导产业。全面梳理、筛选优势产业链,建立“一位县级领导、一个承载主体、一个行业协会、一家金融机构、一批高校院所、一个联合党工委”的“六个一”工作机制,逐链研究完善发展目标清单、在建重大项目清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清单、重点问题清单、可产业化的主要科研成果清单和产业链上下游图谱,着力培育、扶持和壮大一批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形成具有衡阳特色的县域产业格局。以“五制一平台”服务重点项目。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建设“五制一平台”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推行县领导驻企联点帮扶制度,对好项目紧盯不放、好企业紧扶不松、好企业家紧帮不弃、好资源紧挖不断。在提供政务服务上,竭尽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无话可说”;在落实政策要求上,原原本本执行到位,让上级部门“无话可说”。用心、暖心的服务不仅吸引广大客商纷纷近悦远来,也助推了县域企业次第原地倍增,韶能集团耒阳蔡伦纸品由2条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增至今年的7条,日均原纸产量近300吨。以“五赋一聚焦”服务市场主体。建立赋“码”保护、赋能升级、赋权办事、赋利共惠、赋魂明向的“五赋”机制,搭建“‘清’易通·‘码’上办”服务平台,开展涉企服务活动,大力培育“四上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今年以来,7县(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为2021年的2.58倍、占全市的56.36%。全市中小企业深度“上云”588家、“上平台”261家,数量均居全省第1,其中县域“上云”申请数占比达71%,“上平台”申请数占比达65.2%。

来源:衡阳发布

编辑:谭如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