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支部有作为 群众有干劲 山村有嬗变——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积极探索偏远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022-07-12 18:35:29 字号:

支部有作为 群众有干劲 山村有嬗变——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积极探索偏远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欢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近日,衡山县新桥镇茶园台村组里的电排水泵装上了,这是茶园台村村民盼了多年的事。

作为新桥镇茶园台村的党支部书记,周运华这三年带着村民干成了许多以前没有做成的事情,这组里的电排站就是其中之一。说起村里发生的变化,周运华认为是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走集约型经济发展路子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变化何以发生?“党支部+合作社”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为何激发出巨大的能量?

激发动力,动员群众是关键

微信图片_20220712181252.jpg

新桥镇茶园台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

“电排站以前也想搞,但因为涉及到几个组的灌溉,缺乏建设资金,最终不了了之。”周运华说道。

新桥镇茶园台村距离县城57公里,属于衡山县偏远山村,土地贫瘠,没有优势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群众基本靠天吃饭,村内经济一直不景气。

村里共有1608人、1030亩水田,人均耕田还不足1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部分农田被搁置抛荒,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力量,难以发展壮大村里的经济。

如何将村里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集中起来发挥效益一直是周运华思考的问题。2019年,衡山县委组织部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号召全县152个村(社区)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让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周运华得知消息后,跟村支两委商量,由党支部带头,带动村民加入村合作社。在跟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大伙也是第一次得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这个概念。

成立合作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设组里的电排站。为了弥补启动资金,最初合作社就发动村民投资,并承诺他们以劳动力形式入股,按照男性170元/天,女性130元/天的标准长期在合作社务工。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大家还可以分红。

这次大家伙动员起来了,先后有4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并投资。茅坪组凌文新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投入1万元,他说,“咱农村人不缺力气,就缺路子,党支部真心实意为我们着想,我们就有盼头与劲头。”

三年时间里,三个组的第一期电排站建好了,村里还修缮了长4千米的田干渠,保障良田用水。种植物加工厂也在后面建成了,村里不少的移民户也被周运华安排到了厂里做事,解决就业问题。合作社由最初的几人慢慢发展到了十几人,他们中最高的劳务收入可达2万元/年。

干事成事,“头雁”领航是核心

微信图片_20220712181301.jpg

茶园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了土地180余亩。

和周运华不同,村民们听到要入股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时,纷纷抱有怀疑的态度,担心会是空架子添负担。面对大伙的质疑,周运华先是和组长商量统一思想认识,然后再是到顾虑较多的群众家里做工作,但即便是这种不厌其烦的讲解劝说,还是不能打消所有群众的顾虑。最终,在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上,村支两委拍板承诺,“集体经济亏了我们私人负责,赚了归村集体。”

决心听到了,大伙也看到了,这次村党支部是真想干事,于是决定试一试。

2019年底,茶园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流转了土地180余亩,购买了一台打田机,在党支部的苦心运营下,2020年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收入达到23.8万元。

初尝成功喜悦的周运华更是铆足了劲,为了让集约型经济发展更好更快,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又流转土地700亩,其中种植水稻360亩、艾草200亩、湘莲150亩,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周运华以个人名义贷款25万元,购置了水稻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一整套农业机械。从机械操作,到日常劳作安排,再到整个合作社运作成本控制,周运华和其他村支两委成员都一一操心过问。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2.8万元,纯收入8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攀升。

谈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周运华感触颇深:只有把‘钱袋子’牢牢抓在集体手中,党支部想干,不怕苦、不怕难,发展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治理有效,夯实根基是前提

以前,村里各家各户种植粮食,因较分散,且没有专门的对口销路,收成和销售不怎么乐观。自从村里成立党支部引领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情况大为改观。“村里统一与商家签订协议、组织销售、对接市场,商家看到我们的规模和质量,也愿意给好价钱。”村秘书廖立旭说。

“我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办有厂房,也创设了一些工作岗位,保证了村民入社有固定的收入,实现了就近就业。”周运华说。2021年合作社支付村民劳务工资28万元。

村子慢慢发展了,群众也更加信赖党支部,村里的一些重大事项,如村规民约的制定都是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村党支部有了更强的号召力,对乡村治理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给大伙带来了实打实的获得感。村子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文体设施、乡村大舞台、活动广场.....一时间,村部的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现在每天傍晚,村部坪里就会聚集村民,跳广场舞的、打羽毛球的、玩运动器械的......村民的文娱生活越来越丰富。“年纪大了,平时休闲就是在家坐着,现在有了活动场地和同伴,我每天都要在广场跳上1个小时的广场舞。”茶园台村瓦屋组胡玉连笑着说。

来源:红网

作者:刘欢 宋美君

编辑:蒋楠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