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灿灿 刘予梦 记者 宋美君 衡阳报道
11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教育周刊栏目刊发题为《这所学院为何涌现出十来位见义勇为的学生》文章,报道了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的十来位学生见义勇为的事迹。近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在体育教学、体育赛事、社会实践中培养具有体育精神与专业能力的体育人才。
实践与教学结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体育学院获得的部分奖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育人是创新高校育人方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这十年体育与科学学院学生在学科、专业竞赛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国际比赛冠军5项,其中残奥会金牌1枚,第十六届亚运会金牌2枚,第十七届亚运会金牌2枚;国家级比赛中冠军13项,其中第十二届全运会金牌5枚,第十三届全运会金牌4枚,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金牌2枚,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金牌2枚;省级比赛冠军170余项。此外,在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两次团体一等奖、一次团体二等奖(一共举办了三次)。
体育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赛事实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竞赛的组织、备赛、训练、参赛等过程,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团队协作的竞技水平,又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每年都会组织召开全校远动会鼓励体院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赛前训练赛后总结了解不足提升自己。体育学院学生段池认为:“参加比赛能够让我们学习到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的精神,要坚持不懈,然后参加比赛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能够看到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学习体育两不误,更加的刺激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学院大力将社会实践引入人才培养中。学院院长江亮强调“对于学生培养不仅仅注重学校教学还要注重社会实践。”十年来体育科学学院先后与19家省内外体育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签订体育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师范教学实习基地以及体育文化实践基地,将行业企业的力量加入到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中来,使专业与行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推动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区域内基础教育、体育事业、体育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应用型人才。
以实践活动构筑思想新高地
体育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活动。
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建忠说:“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中心任务。这些年来学院涌现出十来位智勇双全见义勇为的学生,这是体育学院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成果。”《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这所学院为何涌现出十来位见义勇为的学生》中提到,学院成立了“生存训练与安全教育”工作室,每周有一个主题的生存训练与学习,每周课时20学时以上。学生们所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在紧急、突发情况的社会实践中。
每年新生到学校报道,学院组织召开一次人生引导课,开展“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觉性。体育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开展了三下乡、进社区等一系列德育实践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体院学生积极为自己家乡做贡献,主动担任志愿者工作,有12名同学获得衡阳师范学院防疫抗疫先进个人。2004级学生周军被评为“2005年全国大学生年度勇气人物”、2006级陈宇获评“湖南省优秀学生党员”“200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来源:红网
作者:陈灿灿 刘予梦 宋美君
编辑:蒋楠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