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衡山县风景美如画。
红网时刻 谭星星 衡阳报道
荷香六月,衡山翠色愈浓。远眺,竹海松涛,旖旎延绵;近观,绿树成荫,花木成景。
近年来,衡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积极探索“林长+”模式,实现了林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丰收”。
一幅天蓝水碧、山苍木秀,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绿色画卷正在衡山徐徐展开。
“林长+精细网格”,构筑森林安全“新防线”
茫茫林海听回音,青山绿水是答卷。
“如何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不减少,关键在于落实好森林防灭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目标任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会议上,中共衡山县委书记、县林长戴新贤多次这样强调。
县长、县林长段晓赛也多次在调研督导林长制推行工作中指出,要切实做好“护绿”文章,守住森林资源安全防线。
为探索末端发力、群防群治,衡山县参照省市设立县级双林长,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打通终端见效的“最后一公里”。
——森林防灭火划“红线”。为筑牢森林防火屏障,衡山县组织各级各部门构建了一张“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包户、护林员包山头”的森林防灭火网络。面对2022年7月份以来的超长红色火警形势,全县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入户宣传“敲门行动”,做到无一起省市森林火情通报,荣获2022年度省、市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松材线虫病防治树“底线”。坚持高位推动、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形成两季普查、日常监测、疫木管控和处置、更新造林的联防联治机制。今年以来,衡山县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建立了除治疫木台账日登记制度,确保每株松木、每个环节溯源可查。目前,全县共计除治枯(死)松树7887株,其中病死松树3320株,其他因干旱等原因致枯(死)松树4567株,涉疫面积共497亩,实现了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枯死病株“双下降”。
——古树名木保护亮“高压线”。通过现场走访、定位拍照,对全县所有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历史记载、民间传说等情况进行收集、汇总。截至目前,已为280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并发放“身份证”。牌子上标明了古树的中文树名、学名、科属、编号、树龄、保护级别、养护责任单位或个人、设置单位和日期。
此外,该县还建立了 “一树一户”图文档案,整合古树名木科属名、GPS坐标定位、特征、树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等信息,在网络云端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每棵古树数据信息链接生成二维码,并印制在古树标牌上用弹簧铁丝悬挂于树身,便于市民朋友微信扫码了解古树名木。
“林长+城乡绿化”,展现乡村面貌“新颜值”
线上有风景,面上有特色。2022年,衡山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节约、快速造绿的原则,持续推进高质量城乡绿化标准化行动,重点对城区、乡镇城镇范围内的边坡、荒坡、崖壁,县内国道、省道、县道、乡、村主干道沿线开展绿化,共计完成通道绿化任务507.3公里,城区内边坡、荒坡、崖壁绿化约3万平方米,栽种八月桂、紫薇、银杏、楠木、杜英、碧桃、樱花等树种共计85万余株,推动植树造林从绿化走向美化,从造林走向造景。
“林长+智慧平台”,擦亮生态管理“新底色”
衡山县东湖镇长牌村护林员廖智新在介绍巡林工作。
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走,青松翠柏间时不时亮出一抹鲜艳的蓝色。
这是穿着蓝色马甲、戴着蓝色标识帽的护林员正在巡林。
“我们现在巡林都用这个林长制巡护系统,这个系统会动态记录我们的行动轨迹,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我们也可以随时上报,非常方便。”东湖镇长牌村护林员廖智新介绍道。
衡山县依托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精细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架构。同时,该县进一步摸清全县林业资源家底,认真开展历年森林督查问题整改“回头看”和2022年森林督查疑似问题图斑的查处,开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涉林案件,发挥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全县保护森林资源意识不断增强,真正实现“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为坚决贯彻省、市党委政府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数量和均量,今年5月,衡山县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全面禁伐林木专项行动。该行动以林长制为抓手,压紧压实“一长四员”森林资源监管责任,加大护林员巡林力度,及时制止滥砍滥伐、盗伐等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有力推动了全县森林资源增量提质。
“林长+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经济“新引擎”
生态兴则产业兴。过去衡山县以矿山经济为豪,如今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乘着林长制改革的东风,充分利用林业要素,聚焦创新油茶、竹木加工、林下经济等绿色新型产业,实现林上林下双向立体发展。
——恒信新材作为该县唯一的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竹木纤维集成墙板及系列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工程安装的全产业链企业,产品采用新型竹木纤维复合材料,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非洲等地,实现年销售1.7亿元。
——湖南金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与衡山县周边乡镇,签订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有机茶油基地2万余亩,大力发展油茶等有机食品资源的研发、育苗、种植、精深加工和产品销售,打造出“衡星坊”“衡岳”山茶油、“茶一派”化妆品等本土优秀品牌。2022年,该企业茶油产量近120吨,全链条产值近1亿余元,是当之无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衡山县东湖镇石潭村大力发展“油茶+玄参”套种经济。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油茶林300余亩,并带领已脱贫户、个体合作社种植油茶林700余亩。此外,还充分利用中低产田治理种植湘莲50余亩,种植药材玄参120余亩。今年,石潭振兴茶油坊完成了升级改造,产出18吨精品山油茶,除去成本,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再加上玄参和湘莲的产出,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100万元左右,较2022年增长60%以上。
这正是衡山县优化林业营商环境,科学利用林业资源,助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饭才能越吃越香。”衡山县林产工业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高产油茶发展到约12万亩、森林药材种植达4200余亩;全县有国家级、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
“林长+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
紫盖峰。
衡山县聚焦森林品牌建设,积极探索以“兴林”促进“兴旅”,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绿色村庄153个;九观湖森林康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当地增收储备了潜能。
同时,该县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利用“生态+”“旅游+”等模式,依托县内优质生态资源,结合重点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拟将黄花新区油茶公园打造成全省首个集油茶种植、产品研发、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城区生态公园,推动县域旅游,让更多群众共享“绿色”致富成果,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022年,衡山县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9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18亿元。丰富的生态资源、兴旺的林业产业已成为衡山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来源:红网
作者:谭星星
编辑:王新凤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