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最美医务工作者”肖新华。桂菲 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在湖南医疗界,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以二十余载春秋为笔,以临床、科研、教育、公益为墨,在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领域绘就了一幅幅“大医精诚”的生命画卷。
从首例胃转流支架减重手术的突破,到糖尿病防治体系的基层深耕;从桃李满园的医学教育,到区域医疗资源的协同共进,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肖新华用坚守与创新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是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的交响,是个人奋斗与时代使命的共鸣。
创新医疗技术,突破慢性病诊疗的“无人区”
面对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全球性挑战,肖新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成为内分泌诊疗领域的“破局者”。
2024年6月29日,湖南省内首例肥胖患者胃转流支架减重手术在肖新华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开展。这一手术不仅标志着湖南省在肥胖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众多肥胖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周某,体重指数(BMI)达48.28kg/m2,为极重度肥胖,且合并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等病症。10年期间多次尝试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无效,体重容易反弹。在多次尝试传统减肥方法无果后,她找到南华附一内分泌代谢科。经过详细评估和精心准备,肖新华决定携手消化内科及胃肠外科为其实施胃转流支架减重手术。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她的体重逐渐下降,其他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肖新华回忆道,“更令人欣慰的是,她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重新找回了自信和活力。”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肖新华对行业规范的深度参与。他参与编写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肠促胰素类减重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全国医生提供了科学诊疗的“指南针”,极大地提升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相伴而生,两者并存时,治疗难度和风险都会增加。”肖新华解释道,“通过制定专家共识,我们希望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明确和科学的诊疗建议,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深耕医学教育,点燃医者精神的“火种”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肖新华不仅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将医学教育视为点燃医者精神的“火种”。他始终坚信,医学事业的薪火相传离不开对新一代人才的精心培育。
在育人实践中,他既是严师亦是引路人。在肖新华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医学硕士、博士脱颖而出,成为医界的新星。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人荣获国家奖学金。
肖新华指导学生。桂菲 摄
除了学术指导,肖新华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他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质。一位学生感言:“肖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如何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2024年,肖新华分管医院教学工作。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和管理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医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驻省评估,住培工作综合测评为湖南省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他主导的内分泌学科平台建设同步发力,成功获批三大科研“高地”: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湖南省分中心、湖南省糖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肥胖症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些平台不仅提升了学科影响力,更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沿阵地。
“医学教育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石。”肖新华强调,“我们既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医者,更要传递医者仁心的火种。”
心系基层医疗,架起健康湖南的“连心桥”
肖新华的视野从未局限于三甲医院的诊室。
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医者不仅要在大医院里救死扶伤,更要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去,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针对湖南省糖尿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低的现状,肖新华牵头建立了衡阳市青山社区、南华社区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合作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室。他带领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糖尿病防治工作室,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去。”肖新华说,“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社区的力量,构建起完善的糖尿病防控体系,实现慢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肖新华还牵头建立了湖南省区域性医疗中心内分泌专科联盟。该联盟已经涵盖了全省37家市县级医院及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
通过技术帮扶、免费人员培训、专家驻点指导等方式,联盟将适宜先进技术、特色项目推广到基层医院。同时,联盟还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了专科医疗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基层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肖新华强调,“我们要通过专科联盟的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十余载医路,肖新华以创新为刃,斩破慢性病诊疗的迷雾;以教育为灯,照亮医学传承的征程;以公益为桥,连接起城市与乡村的健康纽带。他不仅是内分泌领域的“技术标杆”,更是健康中国战略下基层医疗改革的“践行者”。当被问及何为“大医精诚”,他微笑作答:“精于术,诚于人,行于善。”——这答案,不在纸页上,而在他看过的每张病历里,教过的每个学生里,走过的每个乡镇、每个社区里。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编辑:王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