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6日讯(通讯员 李沅亮 李鸣)受前段时期气温骤降骤升的不利天气影响,近日,衡阳市南岳区某集中育秧点棚内的早稻秧苗出现发黄枯萎、部分秧苗死亡的现象,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迅速行动,深入全区各早稻集中育秧点现场指导早稻病虫害防治。
今年3月,南岳区农业局将早稻种子发放到乡镇的每个育秧主体,并不定期地深入全区各早稻集中育秧点现场查看指导早稻秧苗的培育。近日,工作中技术人员发现秧点棚内的秧苗出现发黄枯萎、部分秧苗死亡的现象,经调研确定为水稻立枯病。水稻秧苗立枯病是水稻育苗期的常见病害,主要是由土壤病原菌和温度、湿度等外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引发,严重时可导致秧苗成片死亡。
南岳区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伍莹洁表示,此次秧苗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前段时间气温极度变化的影响,使得秧苗的抗逆性降低,容易被病菌侵染。若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秧苗质量,进而威胁早稻产量。
通过实地了解用药情况结合湖南农大专家教授的指导意见,技术人员确定了针对水稻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和科学用药相结合。在集中育秧点指导育秧主体按照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喷雾、灌根处理,有效抑制了病菌的传播。技术人员还通过精准调控大棚内温、湿度,为秧苗营造健康生长环境。同时,各育秧主体积极行动,立枯病得到有效控制,受病害严重的已及时进行了补种补育。
某集中育秧基地负责人表示,“农技人员天天来指导,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虽然病害来势汹汹,但有信心把损失降到最低,按时完成早稻栽播”。
来源:红网
作者:李沅亮 李鸣
编辑:蒋楠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