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卫生学校。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陈婷辉 胡茜 衡阳报道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核工业卫生学校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办学成果,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医卫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核工业卫生学校积极把握职教发展新机遇,以项目为抓手,升级办学条件,狠抓内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该校的录取分数线稳居全市中等职业院校前列。2024年,学校招生录取比例达8:1,高分考生占比持续攀升。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稳定在98%以上。学校生源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持续上升态势。
医教融合,实践育人显成效
2024年10月,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职组争夺赛中,核工业卫生学校连夺四奖,斩获两银两铜,再次证明了其办学实力。
核工业卫生学校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医药卫生赛道四护理技能组)中获得银奖。
核工业卫生学校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医药卫生赛道四康复技术组)中获得银奖。
“因核而生,伴核成长”的核工业卫生学校,创办于1965年,其前身是经原国家二机部和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湖南415医院附属护士学校”,1989年更名为“核工业卫生学校”;2002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核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将学校随核工业415医院成建制整体划转湖南省政府,隶属南华大学,由南华医院直接管理。学校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建立了“院校一家、前院后校、资源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办学模式,全方位实现“医教融合,协同育人”。目前,学校拥有教学实训设备总值3900万元,实训中心6个,理实一体化教室32间,省级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1个,校外实训教学基地3个,合作型实训教学基地33个。
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到医院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随时进入医院科室进行见习和实景训练,实现了“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对接”。这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得学校在各类护理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核工业卫生学校教师在授课。
双师型师资,教学创新引潮流
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狠抓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成效显著。一方面,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均为“双师型”教师授课;临床专业课程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另一方面,组建公共课教学教研部,狠抓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找真知,培养学生发现学习和实习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将突破、革新的创新精神,注入学生心中,培养了一大批技能精英。现有专任教师26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88%,高级职称教师达45.8%。
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在南华医院见习。
核工业卫生学校现开设护理、药剂、中药、眼视光与配镜、中医康复技术、婴幼儿托育、口腔修复工艺等7个专业,形成了三年制中专、3+2五年一贯制大专、3+3+1七年制中高本贯通三个办学层级。护理与药剂专业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超80%,学生还可考取育婴员、养老照护员等职业资格证,实现“一凭多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升学空间和发展路径,助力他们实现职业梦想。
文化浸润,精神传承铸辉煌
学校将“核工业”精神与南华医院文化有机结合,提炼出“仁爱、精技、修身、进取”的校训和“博学善教、立德树人”的教风,形成了独特的“核卫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近年来,学校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荣获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中央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等多项荣誉,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在上实训课。
随着新《职教法》利好政策的实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核工业卫生学校将乘这股职教东风,继续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努力把特色专业做优做强做成品牌。同时,学校还将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新的办学领域和层次,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核工业卫生学校正以其卓越的办学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着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婷辉 胡茜
编辑:蒋楠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