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井头镇东山村村规民约展板。张兴宇 摄
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通讯员 何衡 刘沛林)5月19日,衡阳县井头镇东山村,这里正在办一场治丧酒席,没有吹拉弹唱,没有铺张的席面,主人家只邀请了几十位至亲好友,简单却又诚挚。
井头镇东山村村民王双财的妻子5月中旬因病去世,按照当地曾经的治丧习俗,葬礼要停灵7天,摆席至少30桌,一场葬礼的花费在12万元以上。在村支两委和红白理事会建议下,王双财将丧事酒席控制在十桌以下,且免去了挽联、气球等铺张浪费的布置,成为全镇推进移风易俗的典范,展现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村干部引导村民精简办酒。张兴宇 摄
王双财说:“这次总的花费只有两万多块钱,席面算下来十桌都没有,按以前的话办丧事起码要多花两倍的钱。政府强调红白喜事简单办,这也减轻了我们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井头镇引导全镇32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标准等纳入其中,成立由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机制,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重礼金多等不良风气,目前已简办红白喜事800余起。
村民精简办酒,席面和礼金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张兴宇 摄
村民王运武告诉笔者:“原来一年光是吃酒,一场酒席人情礼金要花费500元,一年下来,除去你来我往,总花费不会低于10000多元,现在人情礼金也少些了,再一个主家办酒也简化了,负担少了许多。”
“以前一桌酒席办下来要600多、高档的1000多,我们通过宣讲,引导主家把酒席控制在三百块钱之内,一年我们村里大概有20起白喜事 ,每起酒席可以节约3-5万块钱左右,可以用于公益事业。井头镇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吕小辉介绍说:“这几年,老百姓反映非常好,村支两委和理事会办了一件好事,攀比的现象、大操大办的现象目前全部得到制止了。”
村干部引导村民精简办酒。张兴宇 摄
同时,衡阳县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推送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解读。同时,各乡镇还组建了“文明宣讲团”、广场舞队及村歌合唱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田间微宣讲、屋场恳谈会、文明新风主题巡演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在基层落地生根。
来源:红网
作者:何衡 刘沛林
编辑:蒋楠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