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从“被动分配”到“双向奔赴”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以“师生互选”机制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2025-11-17 15:25:38 字号:

从“被动分配”到“双向奔赴”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以“师生互选”机制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7日讯(通讯员 李水华 彭艺 邓晶晶)为保障202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高质量开局,切实提升学生综合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近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师生见面会。68名学生围绕选题方向、研究内容与创新路径与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

微信图片_20251117095240.jpg

微信图片_20251117095338.jpg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毕业论文(设计)师生见面会。

见面会上,导师团队结合学科前沿与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围绕“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换器”“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下一代通信与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等多个研究方向,为学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选题介绍,帮助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激发科研兴趣与创新热情。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手持选题清单,主动走向心仪的导师,就课题具体内容、所需技术能力、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了细致沟通。导师们耐心倾听、逐一解答,并结合学生的学业基础、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给出了针对性的初步建议与研究方向引导。

“我一直对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今天直接和这个方向的导师们聊了很久,从技术路线到实践要点,收获非常大,目标更明确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201班学生张润凯在交流后兴奋地表示。这种“面对面、一对一”的精准互动,有效搭建了师生间高效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同学们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陈晓锁在讲话中指出,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更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迈向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步,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他希望同学们珍惜与导师深度学习交流的机会,以“匠心”精神对待选题、开题、研究、撰写的每一个环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力争产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优秀成果。“学院强大的师资团队,将是你们探索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希望你们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陈晓锁勉励全体同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师生见面会的举办,充分展现了学院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以及师生同心、教学相长的良好育人氛围。下一步,学院将持续跟进毕业设计各阶段进展,加强全过程指导与质量监控,确保202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高效、高水平推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来源:红网

作者:李水华 邓晶晶 彭艺

编辑:宋美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