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七旬“周队”退休忙不停!12年带出八百人“暖心军团”
2025-11-15 14:57:06 字号:

七旬“周队”退休忙不停!12年带出八百人“暖心军团”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滕凯 衡阳报道

在衡阳市雁峰区幸福社区,“有事找周队”不单是一句口头禅,更是邻里间一把万能钥匙。它开启的,是周正国老人退休十二载无悔的坚守,是一支志愿队伍由几人壮大至八百余人的温暖轨迹,也映照着整座城市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周队”本名周正国。十二年前,自工作岗位退休的他,本可安享清福,却一头扎进了街坊邻里的琐事杂事中。谁家中的老人独居不方便,水管漏了;哪片的卫生无人顾及,垃圾堆积了;左邻右舍遇上急事需要人手了等等,这些都被他看在眼里。于是,这位“闲不下来”的周老,便从一把钳子、一个人开始,成了社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热心肠”,一位随时准备出发的“义务工”。

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人的肩膀,扛不起整个社区的重量。他需要一个“支点”,去撬动更多人的热心与能量。而周正国自己,便成了那个支点。他没有振臂高呼,只是默默地将每一次帮助都做到极致,让善意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感召。果然,追随者如期而至,先是几位老同志,再是一群好邻居……善行的轨迹从此改道,从单一的维修保洁,一路延伸至医疗帮扶、物资代购,乃至点亮一个个居民心底的“微光”。

最令人动容的是周正国与妻子组成的“夫妻档”。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常常能看到这对夫妇默契配合的身影。他的行动,成了最有力的动员。一位在社区活动中听了周正国事迹报告的老党员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退休了帮不上啥忙,现在看周队,比年轻人还有干劲!我得向他看齐,算我一个!”就是这样,靠着口口相传的人格魅力,周正国的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几人,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至今已拥有了超过八百名成员。

“周队”不再只是一个称呼,它成了一个信任的符号,一个社区的“定心丸”。这支队伍也成了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清理环境、文明劝导、调解纠纷,将温暖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退休了为何不享清闲,反倒更忙”的不解,周正国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他的回答朴素而坚定:“党员没有‘退休’二字。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踏实、快乐。看着社区越来越好,邻居们笑脸越来越多,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光杆司令”到“八百人军团”,周正国用十二年的坚守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不仅管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更“管”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志愿大家庭”。他的故事,是“德润蒸阳”的鲜活见证,也让衡阳“好人之城”的美誉,愈发深入人心。

周正国的故事,像一扇明亮的窗,透过它,我们窥见了雁峰区为民服务精神的生动缩影。在雁峰,这样的“周队”并非孤例,他们或许是穿梭于楼栋之间的网格员,是热心调解邻里矛盾的“和事佬”,或是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孩童开设公益课堂的教师。正是这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个体实践,汇聚成了区域发展的宏大叙事。

在雁峰区,真挚的服务情怀从不悬浮于口号,它深深扎根于街头巷尾,具象成对居民一件件“关键小事”的悉心解决,贯穿于“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坚实承诺。无论是精心编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还是让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无论是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还是培育“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共同体意识——所有这些扎实的努力,其精神内核都与“周队”那永不停歇的脚步高度一致、同频共振。


来源: 红网

作者:滕凯

编辑:谭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