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你听我说】刘梅:让乡村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自2007年到同西小学支教以来,我就一直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守护着孩子们,将满腔的热血倾注在这块渴求知识的土地。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由一张张稚气的脸变得成熟懂事,我找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基层乡村教师,这段话深切地鼓舞着我,立足三尺讲台,我将继续挥洒汗水,砥砺前行,为孩子们带去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刘梅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同西小学教师 刘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早上8点,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同西小学的课堂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在刘梅老师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四年级的48名学生聚精会神,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地学习。

下课了孩子们围着刘梅玩耍。

  刘梅到同西小学支教已有十个年头,现任四年级教师。1999年,她便踏上讲台,成为呆鹰岭中学的一名教师。2007年,呆鹰岭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由于乡村小学老师紧缺,并趋向于老龄化,刘梅便志愿申请前来支教,进入了当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没有修通水泥路的同西小学。

  当时有政策,支教满一年便可返回原单位,春夏秋冬一晃而过,2008年,刘梅面临着回去与否的抉择。“2008年期末的时候我跟孩子们道别,当时孩子们用茫然无助的眼神看着我,我心生不舍,留了下来,一留就是十年。”刘梅轻声对记者说,没有后悔,有的只是一丝坚定。

  “我的孩子们离不开我,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我。”十年来,无论是原学校的挽留,还是市内学校的聘约,刘梅说出的始终是这一句简单而又坚定的话语。

新粉刷的同西小学,刘梅已经在这里挥洒10年汗水。

  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希望,“教书育人”是刘梅的人生信条。10年教书时光,5000余名乡村学子的成长都与她息息相关,她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了学校,把最新的知识带来了学生。每一次的教学钻研,每一天对孩子的贴心鼓舞,让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感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她,动情地对记者说,“如果有更偏远的地方需要,新疆西藏我都想过去支教,响应国家号召帮助更多乡村学子。我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们。”

  支教期间,刘梅却始终没有忘记钻研教学,力求带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观摩衡阳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组织本校老师参加网上集体备课《山村的早晨》,创新上课方式,采用“我问你答”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刘梅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新粉刷的同西小学,刘梅已经在这里挥洒10年汗水。

  最终,她所教授的班级2016年语文人平分、优秀率、合格率分别取得了全镇第三、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她本人也在今年被评为蒸湘区优秀乡村教师及蒸湘区骨干教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报告中的这段话,让身为乡村基层教师的刘梅很受鼓舞,“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见证着党中央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将继续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教好书育好人,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十九大的报告精神。”

  红网 时刻新闻记者 蒋楠 实习生肖皓文 衡阳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蒋楠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7/11/08/17510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