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倩 通讯员 刘知生 黄俊 衡阳报道
2017年,衡阳金融系统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金融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迈上新台阶,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新水平,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要指标迈上新台阶
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3589.78亿元、1908.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3%、13.99%,较年初分别新增306.35亿元、234.27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全省第二;保险保费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20.32%,保费规模全省第三;证券期货交易总额4059.31亿元,全省第二,月末本市股民股票市值260.79亿元;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50.85亿元,全省第三;小贷公司贷款余额17.79亿元,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公司数量全省第二。
金融贡献持续扩大。2017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7.77亿元,增长7.7%,金融业增加值占GDP、三产比重分别为3.12%、6.6%,同比提高1.43、2.7个百分点。金融业纳税额14.29亿元,占全市税收5.7%。
存贷比近年增长最多。2017年末全市表内外合计存贷比达53.17%,较上年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表内存贷比46.11%,较上年增长2.79个百分点,较2014年增长3.47个百分点,表内外存贷比均是近四年来增长最多的年份。
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拓宽。2017年,企业通过首发上市、上市再融资、企业债、短融中票、信托、私募股权等方式直接融资287.14亿元,同比增长108.9%。
保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市保险行业各类赔付支出32.3亿元,同比增长14.02%;上交税款2.25亿元,同比增长31.86%;代收代扣车船税1.37亿元,同比增长32.98%。全市保险深度为2.87%,保险密度为1248元/人,同比分别提高0.25个百分点、223元/人。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新水平
重点领域资金保障有力。全年新增重点项目、植优补短贷款分别为183.83亿元、180.53亿元(其中工业14.56亿元、旅游15.98亿元、县域149.99亿元)。支持县域发展信贷投放近年比重最高,2017年末全市7县市贷款较年初新增149.99亿元;“三农”信贷持续增长,2017年末全市涉农贷款638.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3.30亿元。
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末,全年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达5.43亿元。“扶贫特惠保”贫困人口覆盖率达100%,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综合保障保险全覆盖。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成效明显,有序推进“助农取款”村村通,服务网点达2091个,覆盖全县368个行政村。实现金融扶贫服务站“三站融合”升级工作131个,祁东县在全省所有县市区率先实现“三站”融合全覆盖。建成扶贫再贷款示范点4个、支农支小在贷款示范点13个,发放再贷款46.53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新增23.6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新增12亿元。政策性金融支持扶贫工作有新突破,农发行扶贫贷款余额达92亿元,其中异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到位3.96亿元。
政银企对接实现常态化。全省首创政银企一月一对接机制,由市金融办牵头,每月由一家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已承办累计举办15期,共对接项目135个、金额466.17亿元,实现139.14亿元资金落地。
企业上市挂牌提速增效。建立全市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出台并实施了《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上市后备资源走访摸底工作,全市现有上市后备资源企业50家。有12家企业进入省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首次组织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赴上交所学习培训。
金融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意见一办法三考核”。对银行、保险、县市区按季度进行了考核并召开点评会进行情况通报。
一县两行实现基本覆盖。2017年祁东县和衡东县村镇银行筹建稳步推进。祁东农商行的挂牌营业,标志着衡阳市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实现了全市农商行全覆盖。
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耒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全国59个、全省3个试点县(市)之一,在全省首发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耒阳市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完善农房评估方式,截至年末有4家涉农银行机构参与农村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491笔,金额1.6亿元。
全省首创融资融信平台。在全省首创了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已汇集了中行、建行等10家市级银行和湖南资管、民生租赁、南粤基金等20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企业6100多家,撮合贷款700余笔、总金额达145.3亿元。首批17家诚信中小微企业已获得信用贷款4880万元。
引进新设一批金融机构。兴业银行衡阳分行开业运营,平安银行在衡设立分支机构进入申请批筹阶段。宁乡农商行、大兴安岭农商行分别在衡东、祁东发起筹建村镇银行。辖内5家村镇银行已在乡镇设立10个物理网点。新增华泰人寿、英大泰和财险2家保险机构以及广州、世纪、招商、万和、银河、联讯6家证券公司。
金融人才培养建立新机制。市金融办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清华大学举办了首期金融业务专题培训班。从6家市级银行机构选派8名干部到县市区挂职,加上前期省委组织部下派的4名干部,实现了银行人才县市区全覆盖;2017年末又选派26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十六家银行挂职,健全了政银干部双向交流机制。
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
金融安全区创建深入推进。衡南县已申报省级金融安全区,衡山县进行了市级金融安全区考核验收,衡阳县、祁东县正在申报市级金融安全区。祁东、衡阳等县举行了“信用户”“信用村”集中授牌仪式。
“两类公司”规范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地方金融机构及民间融资机构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民营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担保业务。对小贷行业进行了分类评级,有7家小贷公司被省里核定评为A级。全市14家小贷公司获得全省小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共188.24万元。
牢守金融风险防控底线。市县两级政府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机制逐步健全。各县市区政府、市金融办、公安、工商、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扎实开展宣传教育、风险排查、打击处置、信访维稳等处非工作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处置了一批非法集资风险隐患。2017年度全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综治考核中衡阳排名第二。
金融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开展了“喜迎党的十九大金融知识乡村行”金融知识普及月、“2017年金融消费者之夜公益晚会”“送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进校园”“保险公众宣传日”、保险宣传“四进”、“处非宣传百日会战”“5月处非宣传月”等系列金融宣传活动。石鼓区成立全省首支金融打非宣传志愿者服务队。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刘知生 黄俊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