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生在衡阳毛纺厂家属房前留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蒋楠 衡阳报道
一个普通的星期五下午,衡阳市高新区某小区内,夕阳斜斜地照进彭友生家的阳台,刚给盆栽浇完水,彭友生便唤着老伴一起,回到雁峰区黄茶岭街道丁家牌楼社区内的衡阳毛纺厂家属房过个周末,与老朋友们叙叙旧。
与老伴携手走在年代久远但洁净温馨的家属房小路上,彭友生想起1981年刚走进这幢家属房时的情景……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家,房子就是家的必需品。”
彭友生1975年进入衡阳油泵油嘴厂工作,身为转业军人的他,放弃进入政府机构,而是选择走进工厂,成为一名工人。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型国有工厂,部分职工能分到十分珍贵的“住房”。
1980年时雁峰区住房环境。(图为衡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爱人冯建华那时在衡阳毛纺厂工作,他们刚结婚时,生活与当时许多工人一样,租住在市内一个不足30平的小房子。“那时候,我们睡觉、煮饭都在一个房间,床的旁边就是煮饭的小炉子,房顶很低,夏天热起来就像蒸笼一样。”那时的生活状况,让彭友生很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1980年时期衡阳市内住房环境。(图为衡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机会来了。1980年的衡阳城区还很小,雁峰区黄茶岭到白沙洲地区,分布着众多工厂,由于彭友生与爱人是双职工且都无房,工作表现优秀,衡阳毛纺厂扩大经营建造住房时,便优先考虑了他们。
1981年至今,有着30余年历史的彭友生家属房内住址原貌。
1981年秋天,彭友生与爱人带着不足两岁的女儿,拿着大包小包,搬进了不足40平米的衡阳毛纺厂家属房。两间房子加一个厨房,还有一个很小的卫生间,这是当年分房时面积最小的房型,但在1981年,这已经算是“豪华住房”。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家,家要有一个房子,房子就是必需品。”那个秋天,彭友生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1986年,由于家属房部分职工搬出,住房内职工工龄长短等因素,家属房进行二次调房,彭友生一家也被重新分配到一个52平的“大房子”。
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当时的衡阳经济。(图为衡阳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市场经济冲击着国有企业,彭友生一家也在浪潮中翻滚,与茫茫人海一起,逐步走入那个工人转型的时代。
“房子越住越大,四十年的飞速发展,我们都是受益者。”
“1994年,我每个月的工资是34元,东拼西凑借了2万块,把这套公有住房买了下来,拿到人生中第一个房产证。”彭友生的这段话,便是1994年全国城镇职工的买房“初体验”。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稳步推进了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中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无数职工也在那一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产证。
1994年家属房改造后的彭友生住房原貌。
房产证办了下来,厂区却面临着经营危机,意识到这一点,彭友生决然离开工厂,与工友们一起,重新谋职。
1994年以后的老彭,看着女儿从师范学校毕业、教书、结婚搬进新房,也看着国企改制、工友们一个个富起来、家属楼旁边的平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家门口的公园广场越来越宽敞、住房环境日益优美……
衡阳市太阳广场旁住宅区环绕,住房环境日益优美。(图为高新区提供)
“2017年,女儿和女婿为我们老俩口在高新区买了房,120平米的大房子,就在他们旁边小区。改革开放四十年,日子一天天变好,我们老百姓,很知足。”彭友生的回忆里,经历着改革开放的每个历程,他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不止是一代人的住房记忆,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牵着老伴的手,彭友生把刚才散步时走过的小路,又重新走了一遍。
来源:红网
作者:蒋楠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