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8月15日讯(通讯员 刘魁春 记者 周海波)“以前是有钱大办,没钱小办,一场红白喜事少则花销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上百万元。现在全村婚丧嫁娶没有一个发红包的,酒桌数量缩减了,菜肴也少了。”说起村里的新风气,衡阳县村民刘劲付格外开心。自去年年初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衡阳县先后在25个乡镇30个村试点,并在全县491个村(社区)全面铺开,成功号召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事例数百起。
据悉,2016年底中央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会议后,2017年初衡阳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会议部署移风易俗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率先出台工作方案。让乡镇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班子成员专抓,做到镇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齐抓共管;让大部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由“观望”到“支持”再到“全员参与”。
同时,全县移风易俗工作以“一约四会”为重点,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行动、婚丧礼俗整治行动、开展建房节俭用地和殡葬改革民生行动、开展文化礼堂教化行动、乡风评议推动行动和文明乡村创建六大整治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坚持在“减”字上下功夫,着重刹住人情礼金攀比之风,严格做到酒席菜金标准在300元左右,做到随礼不超过200元、不滥放烟花爆竹,切实把老百姓人情负担从经济上、精神上和社会负担上减下来。
“要坚持从富口袋向富脑袋入手,通过思想疏导,着力改变群众盲目攀比,逐步丰富老百姓精神生活”,衡阳县委书记、县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秀要求,要在全县范围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大力开展晒村规民约活动,播放移风易俗动漫解读活动,把“大道理”寓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感悟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改变观念,助推乡风民风转变,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衡阳县人在婚丧嫁娶上的席面日益减少,花费越来越低。以往大肆燃放鞭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如石市镇胡阳生为伯父办丧事,菜金控制在200元每桌,拒收礼金、花圈、鞭炮一事,邻里们一片叫好;岘山镇将群众喜事规范到村部礼堂统一筹办,红白理事会为事主免费提供桌凳碗筷等设施;关市、井头等乡镇群众举办白事期间,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介入,事主方不请乐队,少放鞭炮,酒席在300元以内,人情礼金不超过200元等举措,百姓齐声赞好;井头镇仅2017年下半年,全镇红白事操办较以往节约资金2000余万元。
经过一年的努力,衡阳县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主家客家负担越来越少,干群关系越来越亲,城乡“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秩序美”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来源:红网
作者: 刘魁春 记者 周海波
编辑:周海波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