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看衡阳|衡南县率先在全省出台贫困户“十要十不能”行为准则

编者按:省级贫困县祁东县脱贫摘帽,3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6.8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降至0.99%,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466人……

近年来衡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衡阳市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扶贫人的汗水,在雁城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涌现了大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近日,红网记者深入各县市区,聚焦基层一线的亮点做法,推出系列报道,看衡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图解|衡南县贫困户“十要十不能”行为准则

????_20190425125405.jpg

4月25日,衡南县三塘镇三福村贫困户正在学习“十要十不能”行为准则。

????_20190425125430.jpg

4月25日,在衡南县三塘镇三福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袁辉向贫困户谭运增进行宣讲后,谭运增正在背诵准则。

红网时刻衡阳4月25日讯(记者 石珊 通讯员 张奇平 邹高峰)领导干部有“八项规定”的监管,公民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衡南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近日,率先在全省出台贫困户“十要十不能”的行为准则。

“要心怀感恩,不能忘本负义;要勤劳致富,不能等靠扶助;要讲究卫生,不能杂乱脏差;要勤俭持家,不能打牌赌博;要赡养父母,不能蓄意分户;要诚信守法,不能任性妄为;要自信自爱,不能自暴自弃;要教育子女,不能放任不管;要崇尚科学,不能封建迷信;要邻里互助,不能自私自利。”

4月25日,在衡南县三塘镇三福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袁辉向贫困户宣讲后,三福村贫困户谭运增便流利地背诵出准则。他坚定地表示,“以后我们贫困户也有了行为规范,我要将准则入脑入心,时刻以准则要求自己,早日脱贫!”

今年来,衡南县委、县政府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和自暴自弃等问题,决定在全县贫困群众中开展“十要十不能”行为准则行动,激发贫困户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

衡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从全面印发进行广而告之;部门联动开展广泛宣传;立足长远树立先进典型三方面着手,让“十要十不能”行为准则落地落实。

衡南县扶贫办主任谢文建介绍:“我们要把行为准则印发张贴到乡镇政府、行政村村部、村民小组醒目处和每一位贫困户家中,时时提醒鞭策;同时,通过村村响、电视台、手机报、门户网等渠道立体宣传,让375个驻村(联村)工作队、10158个结对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面对面宣讲行为准则,规范言行举止,树立良好风貌。”

同时,该县将从准则的十大方面入手在全县范围内挖掘典型,利用红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并将在全国“扶贫日”进行表彰,通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典型教育由远及近,由虚变实,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人穷志不穷”“我脱贫、我致富、我光荣”的清风正气,在全县形成“脱贫路上我最美”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衡南县积极实施“扶贫干部培训、村级集体经济‘清零倍增’、 ‘牵手基层、协作共建’党建促脱贫”等“十大微行动”,造福贫困群众,成效明显,涌现了一批扶贫扶志先进典型;通过在国家扶贫日表彰"自主脱贫之星"、在各大媒体报道"最给力贫困户"等活动,对贫困群众产生强烈的激励导向作用。今年,衡南县将通过开展“脱贫路上我最美”“亲帮邻助脱贫奔小康”等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干劲更足。

?????????????????_01.jpg

?????????????????_02.jpg

来源:红网

编辑:石珊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9/04/25/539057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