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耒阳:因地制宜 穷山村马形村走出产业致富新路子

????_20190517202744.jpg

一片绿色中,光伏发电站特别醒目,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_20190517202752.jpg

怒放的油桐花,照亮了马形村的致富路。

????_20190517202804.jpg

李主安牵着牛每天准时“上下班”,虽然辛苦,但看到这些“致富牛”,累并快乐着。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罗显斌 周健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马形村位于耒阳市长坪乡西南山区,属省级贫困村,由原西湾村、黄泽源村、高峰村合并而来。该村通过做好光伏发电产业、特色种养殖产业扶贫文章,已经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致富之路越走越光明。

光伏发电具有绿色无污染、维护成本低、经济效益立竿见影等特点。根据马形村的地形特色,2017年耒阳市财政投资74.18万元在该村新建光伏发电站一所,成为该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每年可产生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余元,其中40%用于贫困户分红。

同时,耒阳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马形村地域优势,探索贫困户脱贫新路子。

马形村村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0亩,林地面积3750亩,森林覆盖率78%,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78%,耒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天然优势,千亩油桐扶贫项目应运而生。初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油桐花争相开放,正如民间俗语说的“桐子花开浸谷种”,今年又是丰收年。

山地众多是马形村又一个天然优势,贫困户把马形村变成了一个天然的牧场。贫困户李主安依靠自学的养牛技术,成为村里的养牛大户,乡镇府以奖代补每头牛补助500元,后盾单位另外再补助,一年下来,以奖代补的钱他就可以拿到1万多元,勤劳的他因此脱贫走上致富路。李主安最多的时候养了26头牛,养的牛每天定时放养到山林中,因绿色养殖,牛肉肉质鲜美可口有嚼劲,一出栏便被预定一空。

马形村辖20个村民小组、637户、3031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01人。目前已脱贫69户250人,未脱贫18户51人。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多措并举发展产业才是长远之计,马形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种养殖业,一头联系市场,一头联系农户,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全村顺利“摘帽”,致富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编辑:石珊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9/05/18/552153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