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贫困村里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

1.jpg

近日,常宁市常湘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次把电商快车开进了白沙镇毘帽峰村,收购了30余户共1000余斤干笋。

2.jpg

通过网络销售把当地农产品卖掉,从而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尹明 徐艳丽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以前山货卖不出,现在通过电商扶贫产品不愁卖,真是为我们办了大实事。”近日,常宁市常湘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第一次把电商快车开进了白沙镇毘帽峰村,以高于村民零售的价格,收购了30余户共1000余斤干笋。

之所以敢高价收购,其底气正是因为其电商平台。毘帽峰村村民徐祥仁高兴地表示,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从此免去集市叫卖的烦恼。

白沙镇毘帽峰村位置偏远,石山成片,条件恶劣。近些年来,村里大力发展无渣生姜、黄花菜、芍药等特色种植,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但特色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的同时新烦恼又来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售面临的劳动强度和运输成本让大伙儿头疼不已。

“村里的农产品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物美质优,但是因为我们销售的信息比较闭塞,所以很多的产品一直很难卖到好的价钱,有滞销的现象。”毘帽峰村支部书记吴小建无奈地告诉记者。

在常宁市商务和粮食局等部门的帮助下,2019年以来,毘帽峰村建起了电商服务站,及时发布农产品信息,并引企进村与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村民只需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来到村部的电商服务站,通过检查质量、上称登记、现金结算几个简单环节,就能让农产品面向全国市场销售。

常宁市商务和粮食局电商办负责人表示,电商企业通过扶贫工作站接收到当地产出的农产品的信息以后,组织电商平台企业到毘帽峰村现场收购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把当地农产品卖掉,从而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

装满收购来的干货,电商快车驶出了村庄,来到市区的发货仓库。再通过筛选、称重、分装、包装、贴签,一项项不起眼的土产品,摇身一变全部都成了精美俏商品,既上了档次,也上了价格。

近年来,常宁市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和农产品销售紧密结合,让优质农产品“触电上线”,从而实现特色农产品做优、贫困户增收、电商企业盈利、脱贫攻坚加速度多赢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编辑:石珊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9/05/23/553254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