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衡阳市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最强执行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积极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生根,取得显著实效。
衡阳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新,在治河、管河、护河、巡河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创造出不少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6月20日起,红网推出系列报道推荐一批衡阳样板河和典型做法。
衡山县白果镇棠兴村桃花港上,游客乘着小竹筏戏水。摄影 彭仁发
桃花港发源于祝融峰北侧,全长18.34公里,是湘江二级支流,涓水一级支流。
红网时刻 衡阳 记者 石珊 通讯员 黄湘武 唐朝晖 衡阳 报道
衡山县白果镇棠兴村有条美丽的河,名叫桃花港。相传很久以前,河岸桃树林立,桃花盛开。春风刮过,满河流淌桃花瓣。
而几年前桃花港飘下的不是桃花,却是垃圾,儿时美丽的家乡河水不再清澈。2017年,衡山县开展河长制以来,县、乡、村三级河长决心改旧貌,换新颜,让桃花港重现桃花开美景。
如今的桃花港上游两岸桃花飘香,一路苍山巍峨,河水清澈,鱼虾肥美,让人流连忘返,今年还上榜全省“美丽河湖”。
桃花港河水清澈,沿岸苍山巍峨。摄影 周乾清
桃花港发源于祝融峰北侧,全长18.34公里,是湘江二级支流,涓水一级支流。2017年,衡山县建立河长制,白果镇政府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对桃花港赵家湾河段进行河流清淤、河堤休整、在保持原有河流生态的基础上补种桃树。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包干制度,并任命河道警长,多措并举让桃花港重现昔日“花容月貌”。
河道保洁人员正在打捞水上漂浮物。
衡山县白果镇镇长刘海峰介绍,除了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以外,白果镇针对重点地段采取了措施,特别在桃花港两岸补种了桃树,后期还将补种柳树。
如今沿着桃花港,清清河水从郭家洲入棠兴,绕状元岭到继美桥,便可在状元潭游泳,扳开水底鹅卵石,就能找到虾兵蟹将;还可远观陡峭险峻的撑珠石;过继美桥,又遇悬珠石,便可花果山景区。
衡山县白果镇棠兴村村民周富强本在外地做生意,看着家乡环境越来越好,便回到了家乡定居。他告诉记者:“以前村民把家里的死家禽、农药瓶都往河里丢,河水污染严重。河长制实施以来村里有垃圾集中收集点,每天有专人清理垃圾。大家互相监督,自觉养成了爱河护河的习惯!”
桃花港的水清了、景美了、生态优了,如今一股“爱河护河、人人参与”的河道治理新局面也在棠兴村悄然形成。
“桃园惊世外、花开送芬芳、港口鱼虾戏,河岸稻麦香”。2018年,衡山县白果镇棠兴村的陈立棠看着家乡桃花港两岸的遍地桃花与水中嬉戏的鱼儿构成动静相宜田园风光图,他便即兴作下了这首诗。
如今棠兴村已经是省级美丽乡村,桃花港也成为衡山县内的“样板河”,白果镇准备借助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依托周边花果山等风景名胜将桃花港纳入旅游版图,让水体环境治理和地方经济效益相挂钩,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带领周边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来源:红网
编辑:石珊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