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金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衡阳,这支重要力量——衡阳市农商银行系统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结合普惠金融的实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与衡阳小微企业、“三农”产业同频共振。在这支力量的感召下,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深入衡阳各县市区采访,推出《殷殷农商情》系列报道,感受这支被称为“百姓银行”扎根广袤农村的深情与温度。
红网时刻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插秧机正在来回穿梭将秧苗深植田中。
烈日当空、热浪逼人,在衡阳县三湖镇福城村的稻田里,一台插秧机正在来回穿梭将秧苗深植田中,不远处的水田里,农户们正在弯腰插秧。衡阳县已经全面进入抢收抢种水稻高潮。
时下正是中稻插秧季节,衡州农商银行三湖支行行长盛义健来到三湖镇福城村开展信贷需求调查,一如既往为种粮大户王水斌做贷前调查。王水斌是三湖镇上的“全国种粮大户”,现在他承包的水稻种植面积涉及11个村,涵盖3000亩。2017年,抱着试水的心理,衡州农商银行三湖支行根据实际情况为王水斌提供了200万“产业链”授信贷款,2018年,该行又为其增加到400万元额度。今年,他表示还将视收粮情况而定。
衡州农商银行三湖支行行长盛义健(左一)一如既往为种粮大户王水斌(右一)做贷前调查。
“过去我种800亩地,最多贷个五万,现在三湖支行主动上门询问我贷款需求,一下子可为我授信500万‘产业链’贷款,衡州农商银行对我们种粮大户的支持太大了!”王水斌激动地说。
王水斌口中的“产业链”贷款是衡州农商银行三湖支行推出的创新产品。即与粮食产业链核心企业——角山米业合作,向与之长期合作并签订合同的贷款人发放贷款。而王水斌就是这其中的贷款人,由角山米业做担保,贷得的款项直接付给卖粮农户。
“对于我们种粮大户来说,7月收夏粮,前后10天就要收完,期间资金需求量很大,衡州农商银行的‘产业链’贷款,既解决了我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难的问题,又能让卖粮农户马上拿到辛苦钱。” 该支行目前已向王水斌发放两次此产品贷款,授信高达400万元。
衡州农商银行与种粮大户、角山米业签下三方合作协议。
角山米业。
一方面,种粮农户和合作社无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衡州农商银行同时关注着企业的资金需求。“种植和仓储这两个环节是我们资金量需求较大的时候,这方面衡州农商银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角山米业总经理任贤龙介绍,该行首先解决了基地农户和合作社粮源的资金问题,在仓储环节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收购资金。
据悉,为支持辖内种粮大户创收增收,衡州农商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开展“精准四扫”活动,对辖内种粮大户进行调查摸底,上门对接,及时掌握资金需求情况,送贷到田间地头。这种以“个人担保+企业担保”方式的产业链贷款就是衡州农商银行走街串户、结合区域特点创新产品下的成果。
衡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梁新斌介绍,为确保衡阳县的粮食生产安全,年初该行就安排了1.2亿的资金专门用于粮食生产环节,并准备2到3亿用于粮食收购,同时,该行按照粮食生产季节对于一些细微需求合理安排资金到位,为农户送上信贷“及时雨”。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7.5亿元,在衡阳县金融机构中支农力度最强。(梁丽芳)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编辑:梁丽芳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