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洪一线!衡阳90后“老兵”的样子从这里养成

????_20190711212955.jpg

他,是前来抗洪抢险的石鼓区人武部民兵应急连中的普通一员, 也是灵官庙邻村松木村土生土长的“后生崽”。

????_20190711213003.jpg

朱国辉一大早便和战友们在洪水浸泡的房子边搜救被困群众。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毅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有你这个后生崽在,我们心里踏实,不怕!”石鼓区灵官庙村,65岁的村妇文冬秀发出此番感言。因腿疾,行动不便的她从洪峰中上船再到上岸,都是她口中的“后生崽”背着完成的。他,是前来抗洪抢险的石鼓区人武部民兵应急连中的普通一员, 也是灵官庙邻村松木村土生土长的“后生崽”。

“大家都出来,这里有险情。”7月11日上午9时许,在灵官庙村,一个急促而响亮的声音从不远处的洪水上传来,此人正是朱国辉。一大早,他便和战友们在洪水浸泡的房子边搜救被困群众。

板寸头、壮实的身体,炯炯有神的双眼,给人第一印象便是:憨厚、踏实。25岁的他,年龄虽不大,却早已历练成一名老兵。2012年2月,刚高中毕业不久的他,便成为了石鼓区人武部一名普通民兵,开始了自己的当兵之路。2012年12月,出于对军人的这份情愫,他毅然应征入伍,成为原41集团军124军警卫调整连的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军人。2015年1月,他又再一次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7月份,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石鼓区局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

“雁栖湖水位持续上涨,情况危急!”9日凌晨三点,接到险情通报后,朱国辉拿起外套就往车里钻。“我对那边的情况很了解,我去。”朱国辉撂下这这句话就上了车。这一早,他和20多名战友,组装冲锋舟6条,淌水拉舟运送被困群众近300余人。

7月10日上午,当记者在灵官庙村再次见到他时,已一夜没合眼的他依旧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地执行任务。

雁栖湖、草桥社区、望城路社区、灵官庙村……

10人、150人,300人、500人……

这位25岁的“老兵”已2天没有回过家,而且几过家门不入,已连续参加10余场“战斗”,和同事们共同转移群众900余人。

“救灾现场正是民兵训练的‘活课堂’,是挑选淬炼合格兵员的‘磨刀石’,能经受住救灾一线摔打磨练的都是佼佼者!”石鼓区委常委、人武部长彭晓坤说道,近年来,我们加大单舟操作、水上紧急避险等重难点课目训练,培养了 50余名优秀的冲锋舟操舟手,分布在8个镇(街道)。

采访结束时,已是晚上10时多,背后的雁栖湖,几十台机器仍在不停地排渍。 “我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情,我当过兵,我就永远要像一个兵那样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朱国辉笑着说,人民子弟兵,只要人民有需要,我们就战斗不止。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陈毅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9/07/11/571094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