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时间的碑林里,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铭刻在那里。
他们是革命者、拓荒者、奋斗者,更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但他们从来不是天生就矗立在那里。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激昂、坚守与担当。他们如丰碑般树达与铭刻,也如帛书般耐读与沉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衡阳市委网信办、红网衡阳站联合推出“衡阳风华·70年70人”网上展览活动,利用红网、“衡阳发布”等网络平台,通过系列报道、集中展览、网上互动、对外宣传、结集成册等,对历史致敬,发时代宣言,向先进学习,为衡阳聚力,将精神承扬。
为省域副中心而聚力,为最美地级市而奋斗,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让我们走近那些人、那些事——
红网时刻 记者 谭倩 整理报道
她,坚守特殊教育一线28年,用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母亲般的博大胸怀,在特殊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为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勤于钻研业务,育残成才,所教的80多名聋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在离异后独自带着残疾儿子生活,克服重重困难,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她就是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她28年来坚持做一件事——教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让这些曾经被命运抛弃的孩子能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刘玲琍给学生梳头,似“妈妈”和“女儿”。
逆境中创造“铁树开花”的奇迹
现年46岁的刘玲琍是衡阳市第一批骨干教师。1991年,18岁的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学校聋哑教育专业毕业,随后便进入衡阳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担起了听障儿童特殊教育的重任。那时的孩子们叫她“姐姐”。
工作第一年,刘玲琍便担任了听障班的班主任。那时,班上有个叫刘晓慧的女学生,她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刘晓慧大便完了,不会擦拭,便用手去抓,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刘晓慧抱起,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刘晓慧的双手和口腔。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大便。
“我怕臭、怕脏,我那个时候也才18岁,正是爱美的时候。但是面对学生,面对这一群七、八岁就离开父母的特殊孩子,我知道自己就是他们的‘妈妈’。” 刘玲琍从那个时候开始下定决心,照顾好这些“折了翅”的孩子,用自己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刘玲琍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连续带了两届学生顺利毕业,一门心思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期间由于操劳过度流产一次,直到2005年,32岁的刘玲琍在结婚6年后再次怀孕,但老天爷却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我的儿子差一点就永远不会叫‘妈妈’了。” 刘玲琍的儿子在8个月大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她当时失落万千,万念俱灰。
“我真的是没想到,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去做体检,医生说他对声音反应迟钝,我当时就觉得不可能吧,也不能接受这回事。”但刘玲琍当时还想着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而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就有一种想法,一直要把他们带到毕业我才放心。”
在同事和学生的关心帮助下,刘玲琍重拾斗志,决定凭着自己14年教聋声语文的经验,慢慢摸索着帮助儿子恢复听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让铁树“开了花”。儿子在一岁半的时候会叫妈妈了,在两岁半的时候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说简单的话语。现在,刘玲琍的儿子已在重点中学就读。
平凡中孕育伟大
“小河……”
“五星红旗……”
“万里长城……”
……
这样几句简单的词,刘玲琍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夸张”而又大声地读了数百遍。她要带着每位学生复习,一遍遍教,一遍遍领着读。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刘玲琍一会儿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一会儿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边,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跟班里的听障学生们一对一地上课,每天下来喉咙基本是嘶哑的。”这样的教学状态她已经持续了28个年头了,经过28年的探索实践,她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听障学生进行言语康复,学会说话,让他们能与人正常交流沟通。
“刘老师很好,像妈妈,她教我说话,我谢谢她。” 学生鑫鑫(化名)有点艰难地用语言表达了对刘老师的爱。
“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角色,让我更加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教好他们。”对于学生,刘玲琍是双重身份。孩子们也都对刘玲琍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敬爱。
“虽然用了半年的时间教会一声‘妈妈’,但是我觉得我的辛苦值得的。”每当刘玲琍听到一声“妈妈”,她总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的。
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能够正常工作、结婚、生子,立足社会,这都让刘玲琍感到十分幸福。“我看到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的,我真的很感慨这句话,我们的工作是对这句话的最好印证。”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那便是伟大,她就是这样的人。”同事们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内心纯粹而宁静,也正因此她才能坚守岗位,悟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干出了成效,追求了卓越。”
从青葱少女走向不惑之年,刘玲琍在特教的岗位上走过了人生最美的年华。在她的悉心培育下,20余名听障孩子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成功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天津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我既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成不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深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我愿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谱写一首壮丽的园丁之歌!”——这是多年前刘玲琍写在班主任日志扉页上的一段话,28年来,她就是这么做的。2019年7月26日,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报告会上,她的事迹感动了众多党员干部。
2019年7月26日,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报告会在省委礼堂召开。刘玲琍等9位同志先后登台,饱含感情讲述了洞庭赤子余元君和立足各自岗位无悔奉献的先进事迹。
“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衡阳市道德模范”……收获了诸多荣誉的刘玲琍依然淡然处之,继续在自己钟爱的特教岗位上贡献光和热。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