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日奋战走一线①|张绿林:复工后 渴望拥有非遗传承人的“独家”舞台

????_20200228091614.jpg

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绿林与他创作的抗“疫”英雄群像。

????_20200228111055.jpg

以抗“疫”英雄钟南山教授为原型的面人。

????_20200228091620.jpg

这些都是张绿林的“宝贝”,红黄蓝黑白肉六色面泥与十一项工具。

张绿林正专心制作老鼠。

张绿林创作时的专注眼神。

一个生动形象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逐渐成型。

一双巧手,六色面泥,十一项工具,不一会儿,一个个面人便已成型。

编者按: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雁城的建设者们已踏上工作岗位,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有他们努力的身影,服务群众、文艺惠民有他们奋斗的足迹,红网记者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他们的“建设日记”,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拼搏让整个城市重现活力。

红网时刻 记者 蒋楠 李璐 衡阳报道

一张照片,一双巧手,红黄蓝黑白肉六色面泥,十一项工具,静候一个小时,以抗“疫”英雄钟南山教授为原型的面人便已成型,它的创作者,是60岁的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绿林。

疫情防控工作还在进行,宅在家里的张绿林没有停止创作,经过精心构思,他利用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身影,创作出了一组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生动接地气的医生、党员、警察、环卫工人、“衡阳群众”、社区工作人员等抗疫题材的“抗‘疫’英雄”群像。

受疫情影响,张绿林并未走上街头制作售卖面人,而是采取线上定制的方式进行复工,由于有绘画、雕塑基础,张绿林对面人的面部塑性能力非常强,只要一张照片,张绿林便可捏出相似度极高的人型面人。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捏制简单的动、植物造型,张绿林10分钟便可完成,人物肖像则为半个小时到1小时不等。

提起疫情结束后的愿望,张绿林向记者说到,“我们这群老手艺人都想有一个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地,让我们的手艺有展示的舞台,推动大家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近一步。”

“我们将通过组织非遗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老手艺人提供展示和经营场所等方式,帮助非遗传承人传承手艺、改善生存环境。”石鼓区文化馆彭超慧表示,疫情期间,文化馆通过搭建网上销售渠道,帮助非遗传承人开拓婚庆展示、私人订制等新兴业务。

据悉,“面人”也称面塑,是一项起源北方的手工艺。它主要通过面粉和糯米粉,参以少量盐、色素等原料,以手工捏、搓、揉、掀,制成各种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工艺作品。

如想购买非遗传承人作品或为其提供帮助可联系石鼓区文化馆进行协商。

?????????.jpg

来源:红网

作者:蒋楠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2/28/68190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