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区寿岳乡船山村贫困户胡新华的妻子正在给鸡喂食。
胡新华在疫情期间自己动手装修房子。
红网时刻衡阳2月28日讯(通讯员 文兰 彭方宇 记者 石珊)“这个春节,我们俩口子自己把房子简单装修了,水电、厨厕全改了,家里变得干净整洁了,增收产业搞起来了,孩子读大学了,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近日,南岳区寿岳乡船山村贫困户胡新华,望着自己和妻子在疫情期间亲手新装修好的房子,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豪的笑容。
突如期来的疫情,让不能外出务工的胡新华有了新想法:他看着夫妻俩早年一砖一瓦建起的两房土坯楼房,决定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
这几年,在南岳区纪委、区委巡察办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凭借一身过硬的“泥工”技术,在南岳装修行业逐步站稳了脚跟,也学会了水电设计和装修施工的技能。设计完水电线路、采购来材料,便和妻子撸起袖子开工。短短20天时间,他两人完成了整栋楼房的水电和厨厕的改造,经过报批后,还在二楼的平台上建了两室一卫的新房,墙面涮白了、地也平坦了、屋里更加亮堂了。老俩口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想着这几年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2014年作为家里唯一经济支柱的胡新华出了车祸,妻子腰疾缠身,两个女儿均在上中学,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正在他们一愁莫展之际,国家的扶贫好政策来了,他成为了南岳区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南岳区纪委、区委巡察办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在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后,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与他结对子,交朋友,先从思想上帮他振作。同时,针对他有门“泥工”技术,和他家当前存在子女上学、自己就业等“两难”的实际情况,提出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的脱贫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帮他在自力过程中逐一实现。
2018年,他的大女儿顺利考上一本学院、二女儿上了职业技校。从2015年至今,胡新华都在南岳区、衡山县等地从事“贴地板”工作,先是帮装修公司打工,而后自己承接单项工程。到2019年,他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余元。妻子近两年不用外出打工,在家散养走地鸡,也是供不应求。“政策+勤劳”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尝到了奋斗的甜头。
现在胡新华常把“想要早日奔小康,跟着党来向前闯”挂在嘴边,每当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他家时,胡新华夫妇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无比向往。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