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耒阳:22个扶贫车间新增204名贫困对象家门口就业

微信图片_20200419190916.jpg

4月18日,耒阳市大义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艾美服饰的扶贫车间内机声轰鸣,30名工人正在赶制一批新的服饰订单。

耒阳市大义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

大义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资一帆 梁斌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4月18日,耒阳市大义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艾美服饰的扶贫车间内机声轰鸣,30名工人正在赶制一批新的服饰订单。今年来,耒阳市全面摸排贫困户劳动就业底子,进一步推进“扶贫车间”进乡村工作,全面实现符合就业条件的,户户有人就业、家家有务工收入,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做到顾家、脱贫“两不误”。

“下楼就是车间,在这里上班真的很方便,一个月即可挣到3000块钱还照顾了老人和小孩。”面对记者的采访,耒阳市大义镇东方红村村民唐雪芳谈起现在的生活状况心里乐滋滋的。

唐雪芳是2018年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家中两位老人身有残疾,两个小孩刚读小学,为维持生计她和丈夫一直在广东务工。去年艾美服饰扶贫车间开到了大义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像唐雪芳一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很多,艾美服饰扶贫车间30名员工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9人,他们都来自周边的村民和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考虑到贫困户情况特殊,该厂不仅适当降低贫困户劳动强度,还给贫困户购买了每月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逢年过节购买爱心物资上门慰问,激励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信心。

“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愿望,为什么会成为贫困人口?”走访中,耒阳市大义镇党委书记贺胜亮向记者抛出这样的问题,原来这些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家中有老人、病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照顾,导致他们无法走出家门实现就业脱贫;有些是年龄偏大的妇女,要在家照顾孩子,照顾家庭,不方便到外地就业;另有一部分人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不能长时间在外就业,他们的贫困纯粹是被拖累的。

由于投资成本不高,吸纳贫困户就业效果显著,耒阳市要求贫困人口少于500人的乡镇要在乡镇建立扶贫车间,贫困人口超过200人的村、易地搬迁超过300人的集中安置点,都要在村、安置点建立扶贫车间。由此一来,扶贫车间在耒阳呈遍地开花之势,即提高了贫困户的自主脱贫能力,又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促进了企业疫情之后的复工复产。

目前,耒阳市共有就业扶贫车间22个,新增204名贫困对象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月均收入超2000元,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0.18%。

来源:红网

作者:资一帆 梁斌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4/19/708436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