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县:庭院三分地 增收小帮手

红网时刻衡阳6月5日讯(通讯员 周赛衡)6月3日早上,天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一夜没有睡好的冯卫军来到离家100米开外的果园,风雨过后的果树郁郁葱葱,挂满枝头的果实饱满诱人,他悬着的心放下来,脸上泛起了笑容。

冯卫军家的果园面积不少,园子里种植了黄桃、柑橘、三红柚、柰李等五个品种的果树。从2017年开始,村党总支书记刘准用三轮车给他送来200余株果苗,随后每年春季,村干部都要送来果树苗,果园的面积增加到6亩多。靠着这些果树,他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冯卫军是个苦命人,家住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红星组,6年前,父母双双患有癌症,借了大笔钱治疗,结果人没有保住,还欠下一屁股债,2014年,他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期间,他一边照顾父母,一边耕种3亩稻田糊口。从2017年开始,他把果树当做宝贝一样伺候,一有病虫害就去找县里的技术人员。“黄桃今年开始挂果,预计能收入几千块。明年开始有别的水果上市了,以后家里的收入主要就靠它了。”冯卫军说,称呼这些果树为“致富果”。

“梅花村地处蒸水河畔,水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果树种植。”刘准介绍,村支两委极积响应县委县政府贫困户果树种植行动。从2017年以来,我村33户贫困户101人参与贫困户果树种植行动。据统计,截止当前,全村种植的果树共有2万余株,果苗价值20万余元。种苗费由县村承担,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种植。目前,村里的八十余亩黄桃均已挂果,预计产果15万公斤。三年后,该村400余亩果树将全部投产,尽此一项,贫困户平均增收800元左右。

像冯卫军家一样,梅花村家家户户庭前院后栽种有果树、蔬菜,正向着“田园牧歌”田园综合体发展,该村先后荣获“省卫生示范村”“省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也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梅花村的果树种植让困难百姓不仅脱贫致富,还没美化了乡村环境。衡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县为所有贫困户提供10株果苗,驻村工作队上门栽种,并全程提供防病虫害技术指导,确保贫困户有更多的增收门路。

来源:红网

作者:周赛衡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6/05/731702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