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走进群众心里

WechatIMG24.jpg

衡东县杨桥镇街上,“送法下乡”小分队吸引了群众的注意。

WechatIMG378.jpg

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龙仕达宣讲《民法典》并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

WechatIMG30.jpg

屋场座谈现场,杨桥法庭庭长刘尚球正在为村民讲授《民法典》。

红网时刻衡阳7月16日讯(记者 蒋楠 通讯员 文宏伟)7月14日,衡东县杨桥镇街上,“送法下乡”小分队吸引了群众的注意,他们通过现场宣讲、分放资料、屋场座谈、专题授课等方式,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带来“法治大餐”。

当天上午,现场宣传结束后,衡东县委组织部还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龙仕达为杨桥镇、荣桓镇、蓬源镇等乡镇的部分镇机关干部和全体村(社区)主干宣讲《民法典》并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龙仕达从居住权、婚姻家庭、养老继承、民间借贷等方面入手,全面、具体的解读了民法典对老百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各项规定,同时,立足落实新时代《民法典》的新要求进行了“人民”调解员培训。

培训会上,衡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一帆发出殷切期盼,希望大家切实提高《民法典》普法工作意义,增强普法工作使命;要广泛深入《民法典》普法工作开展,营造普法工作氛围;要协同发力推进《民法典》有效实施,确保实施有力,不断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7月14日至15日,衡东县委组织部组织县人民法院、杨桥镇、杨桥法庭等有关单位部门“送法下乡”,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普及法律知识。

15日上午,在杨桥镇荆竹村戴家湾屋场,杨桥法庭庭长刘尚球正在讲授《民法典》,县法院、杨桥镇工作人员和县委组织部驻该村扶贫工作队员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在知识传授、问题交流的同时,他们与老百姓的心也更近了一些。

通过本次“送法下乡”活动,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案例分析,更有实践体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

来源:红网

作者:蒋楠 文宏伟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7/16/767524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