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蒸湘区:葡萄飘香美如玉农户增收日子甜

1a.jpg

左才宇正在将刚采摘的葡萄进行修整。

2b.jpg

合作社负责人陈华正在葡萄园里修剪枝叶。

红网时刻衡阳7月24日讯(通讯员 龚燕 记者 谭倩)葡萄夏初熟,颗颗如紫玉。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华农合作社的葡萄又进入成熟采摘期。7月23日清晨,该村20余名贫困户就挎着竹篮到葡萄园去采摘了。

“每天分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各两个小时,工作不算累,有80多元的收入,还是挺不错的!”67岁的左才宇是该村的贫困户,每天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葡萄园。正值销售旺季,合作社平均每天都会接到80余个订单,销量近1000斤。此刻,她正抓紧时间将刚采摘的葡萄进行最后修整、称重和装箱。

据悉,为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新竹村流转当地300余亩土地,成立华农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营葡萄、果蔬种植和销售,并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2018年6月,合作社与当地76户233人签订了产业扶贫委托帮扶合作协议书,每年年底,不论盈亏,贫困户每人可收益600元分红,并按每5年递增,同时合作社吸纳部分贫困户就业,可提高贫困户人均年收入14000元左右。”新竹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周勇介绍。

在葡萄基地,一个个现代化的钢架大棚接连成片,成为当地最耀眼的风景。大棚内,一人多高的葡萄藤架上,一串串葡萄有序排列,有带着丝丝清香的玫瑰葡萄、透亮如玉的金手指、红得发紫的黑美人等品种,颗颗饱满圆润,让人垂涎欲滴。“我们合作社采用的是专业的设施栽培农业技术,使用的是有机肥,从根本上保障了葡萄的品质和口感。”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华介绍起葡萄来如数家珍。去年,合作社的葡萄遭了水灾,葡萄树死了大半,损失200多万元。蒸湘区组织农技专家科技服务团手把手把脉、支招,救灾补损,令他又坚定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今年,合作社将损失的葡萄树进行了补种,并挖通了排水沟渠,重新恢复生产,促进产能增效,带领贫困户们持续增收。

来源:红网

作者:龚燕 谭倩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7/24/778264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