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耒阳脱贫故事|曹照宣:以勤为“钥匙” 打开脱贫困难“锁”

图片1.jpg

在耒阳市新市镇横龙村14组的水田里,曹照宣正在麻利地插秧。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连帆涛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7月26日上午9点多,在耒阳市新市镇横龙村14组,曹照宣麻利地将手里最后一把秧苗插进水田中,他身后那些农忙时雇来的乡亲和帮扶工作队员也同步收工,终于赶在正午太阳前完成了插秧。至此,曹照宣今年承包的168亩水田插秧全部完成。

48岁的曹照宣现在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勤劳致富示范户,手有残疾的他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勤劳致富”的内涵——他吃苦耐劳,不等不靠,通过承包水稻和发展养殖脱贫致富。他说,“只要人肯干,不怕苦,舍得拼,总会成功!”

两年前,曹照宣还是个依靠扶贫政策勉强度日的贫困户,妻子弱智,家中两个年幼小孩,他本人也因在两岁时患脑膜炎引起左手残疾,家里负担重又缺少劳动力。2011年前,仅靠曹照宣在当地煤矿当旷工维持生活。煤矿倒闭后,没有生活技能的他唯一的收入就是耕种村里分配的1亩多水田。2014年,曹照宣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四个人全部纳入低保,家中生活有了保障。

但好强又勤快的曹照宣不安于现状,他主动向村里和扶贫工作队提出想承包水田。在当地政府和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2018年,曹照宣承包了80多亩水田,并实行稻油混作,春种水稻冬种油菜;2019年,曹照宣承包水田扩大到100多亩,帮扶工作队还鼓励其饲养100只鸡和200只鸭。为帮助曹照宣种田实施机械化,村里向新市镇争取了8000元,帮扶工作队又牵线耒阳市正源学校捐资1万元,将原本通向村中田地的跨渠独木桥改建成为了能供农机通过的水泥桥——龙眼桥,解决了曹照宣机械收割的通行问题。年底,横龙村扶贫后盾单位国网耒阳市供电公司又通过消费扶贫,帮助曹照宣销售土鸡和菜籽油共计两万多元,加上种植水稻的收入,当年曹照宣顺利脱贫。

今年,曹照宣跟本村49户签订承包协议,承包水田达168亩,准备种植油菜30亩,鸡鸭各200只。做事踏实的他还担任村保洁员和村森林防火员,加上政府低保补贴,曹照宣一家收入可达10万元。

国网耒阳供电公司驻横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廷武表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像曹照宣这样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最值得我们帮扶!今年,曹照宣的菜籽油我们还会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帮他销售出去,让他放心大胆地去干他的事业。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在曹照宣的示范带动作用下,村里的其他贫困户纷纷主动要求承包田地,养鸡养鸭,为横龙村自主脱贫注入了一股又一股的奋进力量。今年耒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脱贫攻坚的“四培四争”活动中,曹照宣被评为新市镇里的“勤劳致富示范户”。

来源:红网

作者:连帆涛 石珊

编辑:王敏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7/27/778725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