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小康我的村①|利民村:从省级贫困村到全国示范村的“美丽转身”

编者按: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为回顾衡阳市石鼓区近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历程,生动反映全社会战贫故事,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联合红网从7月份推出“我的小康我的村”全媒体专栏,全面展示脱贫攻坚带来的民生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图片3.jpg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来到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桃花源般的田园山水画: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图片4.jpg

门前的黄泥路成了柏油路,淤泥阻塞的沟渠如今清流汩汩,曾堆积如山的垃圾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回收箱。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莫雄飞 程曦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来到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利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桃花源般的田园山水画: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村民们怡然自得,经过“穿衣戴帽”、修葺一新的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令人赏心悦目。

“以前村里可没有这么美,基本都是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庄脏乱差,垃圾四处堆,曾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角山镇党委副书记伍洪波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利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改善和扶贫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村民幸福指数也大幅度提高,利民村也从省级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

项目助推,产业帮扶全覆盖

利民村罗家九组的村民黄富新因病致贫。扶贫工作队充分利用各项政策,不仅帮助他解决了医疗难题,帮其子女联系进企业务工,还让他通过土地流转,享受驻村企业的分红。

2017年11月,利民村引进新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千亩荷花基地山水莲花田园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已投资5000万元,种植荷花1700亩,湿地公园项目500亩,惠及10个村民小组,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2名,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

一批农业项目的发展,为利民村全体贫困户带来了红利。2019年,该村的企业向贫困户发放的年度分红共计77460元。

利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帮福告诉记者,“产业帮扶全覆盖,利民村79户、205个贫困户都享受到了产业扶贫的待遇。”

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入画来

让利民村贫困户感到高兴的,不仅是收入逐年增加,家门口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门前的黄泥路成了柏油路,淤泥阻塞的沟渠如今清流汩汩,曾堆积如山的垃圾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回收箱。

2019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的现场参观点之一就是利民村。该村通过“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即通过拆除空心房,改造厕所、污水排放,清理生活垃圾、沟渠塘坝、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等举措,不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农村环境,助力农村告别“脏乱差”,迎来“清净美”。

村党支部书记朱宏华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我们村一共修了近30公里路,是全市所有村庄修路最多的,到2020年底,全村所有公路会通到每户门口。”

人居环境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利民村的休闲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端午节小长假,利民村单日接待游客人数达2000多人。

以新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主导,一批特色花卉基地、果园种植基地颇受城里人的喜爱。丛林穿越、水上滚筒等一批初步成型的户外运动设施已经开放,分布在利民村的多个乡村旅游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将在今年国庆期间建成一期工程。

“通过脱贫攻坚,利民村将成为全国旅游休闲的新高地,也将成为我们乡村旅游发展的洼地。”谈到利民村的未来,伍洪波充满自信。

来源:红网

作者:莫雄飞 程曦 王 敏

编辑:李璐

本文为衡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y.rednet.cn/content/2020/07/28/779003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衡法在线
  • 工信
  • 法润衡阳
  • 时政·衡阳
  • 县(市)区
  • 经济·衡阳
  • 社会
  • 民生
  • 问政
  • 雁城警事
  • 乡村振兴
  • 清风衡阳
  • 科教
  • 应急
  • 民政
  • 财富
  • 园区
  • 汽车
  • 房产
  • 文旅广体
  • 健康
  • 松木经开区
  • 精彩视频
  • 综合专题
  • 新闻H5
  • 政务新闻
  • 公示公告
  • 最美衡阳
  • 呼声
  • 论坛
  • 头条
  • 新闻焦点图
  • 微博
  • 书记
  • 市长
  • 通讯员文集
  • 新闻推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衡阳站首页